我曾经天真到以为,只要我够真心,就能救一个深陷困境的人。 但后来我才明白—— 她不是困在泥里,她就是泥。 在还和原本的家庭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她已经一边装作可怜,一边对我示弱、诉苦、博取同情。 她说她被忽视、被冷落,没有人能听她、没有人能支持她。 可她转身就在她的家里,一边维持她的“正常生活”,一边和我进行那些根本不该发生的亲密互动。
我当时以为那是信任,是依赖。 现在回头看,那只是一种精准的心理操控。
她搬到我家,并不是因为需要我。 是因为这样,方便她继续从我身上拿钱。
每一次都是“家里有事”“出事了”“急着用钱”“撑不住了”。 一年多时间,她从我这里拿走将近一百万马币。
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钱不是生活、不是急用, 而是被她拿去赌。 赌得心安理得,输得心里坦然。
而当她发现我不再是无限提款机,她就消失。 彻底、干净、无声无息。 然后把所有责任丢给一句: “那是你借给我的,但我知道你和别人一起,所以我不想还了。”
原来欠债不还可以靠情绪包装。 原来背叛可以装成受伤。 原来骗子也能演成受害者。
最讽刺的是, 离开之后,她直接去了萨玛特边境口岸那的KTV场所继续她的生活轨迹。 继续用同样的方式接触新的目标,继续把“可怜”“依赖”“暧昧”当成工具。
我今天写出来,不是为了让她看到。 她不会痛的,她只会继续算计下一次。
我写出来,是为了提醒所有人: 有些人不是缺爱,是缺钱。 不是走投无路,而是早就把你当成路。 不是被迫过得艰难,而是习惯靠别人承担她的代价。
她欠我的那笔钱,我会追。 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原则。 为了让她知道: 你骗得了我的感情, 但骗不走我的底线。 如果有人能协助我追回这笔“借出去”的款项, 我愿意让出20% 作为成功酬金。
这是我用一年多和近百万马币换来的教训。 我已经付出过一次, 不可能再让这种人从任何人身上得逞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