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我们更容易看见他人拥有的东西,而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事实上,一个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看不见自己。 
 学会看见自己,才能收获圆满的人生。 
 
 看见内心的需求,收获自在  
 人生在世,内心的需求是生活的动力来源。 
 有人将人生经历形象地比喻成孩子逛游乐场,有的孩子想玩的太多,想买的也太多,结果走的时候,他们总感觉自己没选对自己真正想要的,离开时满是懊恼和遗憾。 
 有的孩子知道自己想玩什么,他们更能直奔主题,离开时也心满意足。 
 因此,更重要的,是选对自己“最想玩的”。  
 然而,问题是一些人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众多需求是有层级和优先顺序的。只有先在基础层次的需求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更高级的需求才会对我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把自己的需求搞混淆,可能把别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也可能把基础的需求当成深层次的需求。 
 看不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么,努力只会南辕北辙,人生也只能越努力越焦虑。 
 
 看见自己的价值,收获坚定  
 来到这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 
 树木有树木的价值,花草有花草的价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看见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 
 只有看见自己的价值,才能在前途迷茫时,愈发坚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 
 冰山以上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冰山以下的部分是通用能力、价值观、性格特质及动机等。 
 你需要梳理出自己的知识、技能、个人特质,这些就是你的价值。 
 《TED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只会为他们所认为的你的价值买单。” 
 衡量价值的量尺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 
 
 看见已有的幸福,收获平和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仅此而已。” 
 人往往最爱犯的错误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抱怨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有福气。 
 人活一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有,但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的人,不可能占尽所有的好处。 
 一个人最愚蠢的做法,莫过于站在自己的烦恼里,仰望他人的幸福。 
 人们常常对已拥有的东西熟视无睹,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其实,幸福无需你到处去追寻,而是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感受不到幸福,只是因为没有看见它。 
 幸福不只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能力。 
 幸福力强的人懂知足不比较,总能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内心安然自得。 
 真正的幸福,或许就是珍惜眼前、立足当下,少一点没必要的欲望,多一点发自内心的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