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英国想和美欧共建“钢铁联盟”可行吗?英媒:打造“钢铁之环”恐怕根本无济于事
2025-10-30 07:31
环球报
864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编者的话:“脱欧的英国又想入欧?”英国政府正在寻求与美国、欧盟共建“钢铁联盟”的消息引发各方激烈讨论。一些媒体披露的信息显示,英国把避免“产能过剩冲击”和维护“经济安全”作为实施这一举措的理由,实则体现出英国经济在“后脱欧时代”复杂贸易环境下的挣扎。然而,这个“钢铁之环”能否真正化解危机?有分析称,英国工业竞争力持续下滑,欧盟内部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矛盾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仅以关税壁垒筑墙自守,英美欧的钢铁产业恐将陷入“越保护越脆弱”的恶性循环。

“让人想起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

英国《金融时报》27日引述英国商贸部贸易国务大臣克里斯·布莱恩特的话称,英国政府正寻求与美国、欧盟组建“钢铁联盟”,以保护三方钢铁产业免受所谓“产能过剩”冲击。尽管布莱恩特表示,相关讨论尚未进入起草书面提案的阶段,但他宣称英美欧组建“钢铁联盟”是“顺理成章的应对之策”。他还表示:“出于‘经济安全’的考量,例如坦克制造等国防产业的需求,我们都需要保有自主且可控的钢铁产能。”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7日报道,目前欧盟市场吸纳了英国78%的钢铁出口产品,年价值高达30亿英镑左右。然而,欧盟计划对进口钢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并大幅削减进口配额,以保护其内部产业免受全球产能过剩冲击。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高额关税已经严重打击英国企业,导致几家企业陷入严重财务危机。欧盟最新举措则是对英国钢铁行业的“又一记重击”。BBC认为,欧盟钢铁关税对“脱欧”后的英国钢铁业构成严重威胁。英国钢铁行业游说团体“英国钢铁”负责人斯塔斯表示,英国政府“必须专注于确保英国钢铁获得关税豁免”。

英国《旁观者》杂志网站29日称,今年以来,英国钢铁行业危机不断、步履维艰。一半的钢铁企业实际上已被国家接管,剩下的也岌岌可危。英国政府曾在今年2月公布钢铁行业发展计划,旨在确保英国钢铁产业能够保持全球竞争力。英国政府将注资25亿英镑支持本土钢铁业发展,鼓励本国基建项目优先使用本土钢材。

此外,该计划还将引导钢铁生产企业从高污染的高炉转向电弧炉,加强废钢回收,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转型。但这一计划主要是应对美国钢铝关税带来的挑战。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后,有调查显示,美国市场占英国钢铁出口的10%,美国钢铝关税预计可使英国每年损失数千万英镑。此外,大量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的钢铁可能会涌入英国市场并压低价格,对本土钢铁企业造成冲击。

《金融时报》称,这项提议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欧洲一体化的开端。1951年,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西德)、意大利、荷兰和卢森堡六个欧洲国家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取消了彼此之间钢铁贸易的关税和税费。

报道称,理论上,一个英美欧“钢铁联盟”将对所有来自该集团以外的进口产品征收共同关税,同时允许成员国之间以零关税或大幅降低的关税进行钢铁贸易。2021年,欧盟和美国宣布,正在探索一项关于钢铁和铝关税的全球计划,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欧洲钢铁工业及配套价值链已岌岌可危”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频道27日报道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表示,类似“钢铁联盟”的概念已流传“相当长一段时间”,但现在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在应对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方面,德国与英国存在“根本利益”。

“德国之声”网站近日的报道援引负责相关事务的欧盟委员塞茹尔内的话称,欧盟的钢铁关税旨在挽救欧洲的钢铁产业以及相关的就业岗位,并将此举评价为“欧洲的再工业化举措。”这一计划得到了德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的欢迎,公司负责人格林表示,欧盟委员会已经充分认识到,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欧洲的钢铁工业及配套价值链已经岌岌可危。

报道称,在欧盟内部,德国拥有规模最大的钢铁产业,全球排名第七,约有400万人在钢铁关联性产业中工作,但2024年德国钢铁行业营业额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比前一年减少53亿欧元,下降至453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官网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欧盟钢铁业面临提升竞争力与削减碳排放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欧盟高级官员表示,欧盟与英国政府会谈的大门始终敞开。

《金融时报》认为,美国对“钢铁联盟”的参与意向主要基于其对中国钢铁产能的关注。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本月早些时候曾呼吁西方多国加强针对中国钢铁产能的“协调”,并警告“现行国际贸易规则不充分”。这需要合作伙伴“坚定的政治意愿”。然而,美国在贸易政策上仍保持其特有立场,尽管欧盟7月已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未能让特朗普政府降低对欧洲钢铁的关税。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称,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达到6亿吨,相当于全球产能的近1/4,预计到2027年将增至7.21亿吨。来自欧盟的数据显示,欧盟目前主要从土耳其、韩国、印度、越南、中国、日本、英国和乌克兰等国进口钢铁。

《南德意志报》报道称,中国作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虽然仅直接向欧盟出口其钢铁产品总量的7%,但欧洲钢铁企业管理者抱怨大量来自中国的廉价补贴钢材间接流入欧洲,对本地价格造成下行压力。

“西方关税壁垒无法减缓行业崩溃”

对于英国提出的“钢铁联盟”概念,奥地利《皇冠报》28日的报道评论称,在几年前“脱欧”的英国如今又试图与布鲁塞尔建立更紧密的产业联系,这一举动颇具讽刺意味。

英国国内也传来针对组建“钢铁联盟”的争议之声。《旁观者》杂志网站称,英国想同美国和欧盟合作,打造一道“钢铁之环”,保护所有西方主要产业免受“廉价亚洲进口产品”的冲击。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问题在于:这项计划对解决英国制造业成本飙升的问题毫无帮助——而这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由于环境和能源政策的失误,英国工业已经彻底丧失竞争力。“我们不仅无法与价格更低的亚洲制造商竞争,也无法与法国、德国或美国制造商竞争。”现在英国的工业能源成本已经飙升至法国的两倍,是美国的4倍。鉴于能源成本通常占钢铁厂总运营成本的20%到40%,这对任何制造商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英国政府还增加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环境税”。

报道认为,打造“钢铁之环”恐怕根本无济于事,只会让英国钢铁行业在面对另一批竞争对手时败下阵来。除非政府愿意着手改善生产链上游成本,否则西方的关税壁垒几乎无法减缓钢铁行业的崩溃速度。

欧盟的钢铁关税政策也并未在欧洲得到一致好评。美国CNBC网站本月的一篇报道援引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声明称,欧盟的钢铁关税措施可能会威胁到国内汽车产业。ACEA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约90%的直接钢铁采购来自欧盟,他们最担心的是这些限制贸易流通的措施将对欧洲汽车市场价格产生通胀影响。

ACEA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表示,该机构认识到钢铁行业需要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她补充称:“我们认为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钢铁关税政策在保护欧洲市场方面做得过头了。我们需要更好地平衡欧洲钢铁生产商和用户的需求。”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近日的一篇报道分析称,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欧盟的钢铁产量每年下降约6500万吨,其中自2018年以来下降了近一半。

报道援引非营利组织GMF负责创新和竞争力的代理高级副总裁佩尼·纳斯的话称,美国和欧洲将钢铁产能视为对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钢铁关税的首要目标是为了保住产能以及就业。但就商业盈利能力而言,关税起到的效果好坏参半。

类似的情形在美国市场得到了印证。美国“汽车流通”网站报道称,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正感受到美国钢铝关税带来的财务冲击,零部件生产成本上升、供应链网络分散以及不确定性的增加,给美国的汽车供应链带来重大风险。一些企业正在努力应对冲击并调整财务预期,而另一些企业则继续投资于未来的生产和供应链网络,希望提高灵活性和韧性。

半岛电视台的报道还称,目前,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尽管欧盟钢铁关税引发了英国的强烈抗议,但欧盟这一举措的初衷是将美国拉回谈判桌,因此有欧盟官员在采访中对英国媒体坦言,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欧盟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