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潜在投资项目清单公布,企业态度犹豫凸显担忧,高市政府3900亿美元给美国送“诚意”
2025-10-30 07:31
环球报
462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军】延宕已久的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机制出现新进展。作为日美双方今年9月签署的贸易框架协议中的核心机制之一,两国政府10月28日公布了“日美投资联合事实清单”,罗列在该投资机制下的“潜在”项目。该清单涉及能源、人工智能(AI)电力开发、AI基础设施强化以及关键矿产4个领域的21个项目,涉及日美企业超20家。路透社28日分析称,日本政府意在通过公布企业名单向美方展现其履行协议的诚意,但此次公布的项目仅停留在“潜在”层面,隐约反映出政府意向与企业实际情况未必一致。

“尚未决定执行投资”

据《日经亚洲评论》28日报道,在列出的21个“潜在”项目中,16项附有预估的“业务规模”,总额合计3934.5亿美元,约占整体投资计划的71.5%。其中值得关注的项目包括由美国核能开发商西屋公司主导的核反应堆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建设,可能涉及三菱重工、东芝等日本工程企业。该项目“业务规模”最高可达1000亿美元。

《华盛顿邮报》29日报道称,美国政府已与西屋公司签署800亿美元核反应堆协议,这些反应堆将至少部分由日本提供资金。

清单中所提到日本企业主要集中在“AI基础设施强化”这一领域,涉及日立、三菱电机、藤仓、TDK、村田制作所、松下等日本制造企业。但日本共同社28日报道称,此次文件仅例举了表示感兴趣的企业的项目,尚未决定执行投资。

有分析认为,此次文件的发布正值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次峰会,在日本经济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压力的背景下,高市早苗试图与美国总统构建更紧密的关系。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7日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超半数资金可能投向电力和能源开发,预计将在年内确定首个项目。

“最终决定权在美方”

关于广受关注的投资主导权问题,多家报道提到,此次投资计划的最终项目决定权在美方。

路透社报道称,虽然后续将由两国协商是否落地成为实际投资,但“最终决定权在美国”。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研究员28日分析称,这一对美投资计划最初是由日本政府向美方提出的,日本政府的设想是通过日本企业投资带来“互利共赢”。然而,在日美关税谈判过程中,这一框架最终已经演变为由美方主导。比如,投资最终决定权交由美国总统掌握、美国企业可以参与日本政府金融机构为日本企业提供(出资、贷款、贷款担保)的支持体系、美国政府可以从投资中获得收益等,这些都使得该框架变得对日本不利且不平等。该分析认为,虽然名义上投资对象是“日美共同推进的经济安全领域”,符合日本国家利益,但实际情况更接近美国政府“服务美国制造业复兴与扩大”的目的。

《纽约时报》27日报道称,在确认投资项目时日本官员最担忧美方可能选择不符合日方战略利益的项目,这将迫使日本做出艰难抉择:默许,或拒绝并面临关税报复风险。

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的分析警示称,虽然投资计划正显示出顺利启动的迹象,但这一投资框架是否不利于日本、是否损害日本的利益,还有必要在今后继续严谨评估与检验。

“如果不拿出点文件,与美国的关系将难以为继”

“由于贸易协议中55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日本政府和企业正面临在美增加支出的压力”,《纽约时报》28日报道称,反映出该计划可能带来的经济重担。路透社报道提到,一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在28日高市早苗与特朗普举行会谈期间,有些自嘲地解释了发布“事实清单”的原委,是因为“如果不拿出点文件,与美国的关系将难以为继”。

自日美达成关税协议以来,日本政府一直鼓励有能力推进对美投资的企业积极表态。参与谈判的政府高层曾透露:“如果能在特朗普访日期间公布首个项目,是最理想的。”当时也确实有企业表示有意参与,但最终首个项目的遴选仍因“时间不足”被迫推迟。主要原因是项目规模和内容必须达到让特朗普满意的程度,而投资架构复杂,企业需要额外时间评估风险。该官员坦言:“若投资回报率高,企业不需要政府推动也会自己做。难点在于如何让企业觉得有必要参与这种复杂投资框架。”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特朗普在日本横须贺表示,日本领导人告诉他丰田汽车“将在美国各地新建汽车工厂,总规模将超100亿美元”。而丰田发言人对此回应称,正在核实该言论所指具体事项。

此外,日本媒体表示,高市早苗试图通过落实投资承诺换取美方将关税上限维持在15%,但计划需要在2029年1月前完全落地,仍然存在执行压力。目前看来,项目清单的公布显示了日方的姿态,但项目转化为实际投资仍需等待企业决策,回报率、政策环境等将是企业考量的重点。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