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西班牙特约记者 昭东 王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杨逸】编者的话:“对冯德莱恩的不信任投票定于10月初举行。”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称,欧洲议会极右翼党团和左翼党团分别在9月10日提出对冯德莱恩及其领导的欧盟委员会的不信任动议。当天冯德莱恩发表的年度“盟情咨文”也是喝彩与倒彩共存。有分析认为,无论是针对冯德莱恩的不信任动议,还是对其演讲的毁誉参半,都反映了欧盟内部政治分裂的加剧,需要通过改革予以弥合。欧盟领导人早就表示该组织需要“改变方向”,但进行改革需要各方达成共识,而各方难以达成共识正是欧盟目前面临的困境。
“顺了姑情失嫂意”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9月16日报道,该媒体看到的一封来自欧洲议会议长梅措拉的电子邮件显示,欧洲议会将在10月6日至9日的全体会议上就针对冯德莱恩及其领导的欧盟委员会的两项不信任动议进行辩论和投票。这两项动议分别由欧洲议会极右翼的“欧洲爱国者”党团和左翼党团提出。“欧洲爱国者”党团指责欧盟委员会在缺乏成员国议会授权的情况下推动多项有争议的贸易协议,严重削弱欧洲经济实力与战略自主。左翼党团则批评欧盟委员会在本轮巴以冲突期间消极不作为。“在欧洲议会,同时遭到两项不信任动议是前所未有的。”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就在两个月前,冯德莱恩刚刚挺过一次不信任投票,而这凸显了欧盟内部的分裂。
就在上述两个党团对欧盟委员会提出不信任动议的同一天,冯德莱恩发表了年度“盟情咨文”。在演讲开始前,她在欧洲议会巨大的半圆形辩论厅里热情地与一些党团领导人打招呼,或者微笑握手,或者亲吻脸颊。“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就好像她刚刚与失散多年的朋友团聚一样”,欧洲新闻网与德国电视一台等媒体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然而,冯德莱恩当天的“盟情咨文”演讲并未获得满堂喝彩。相反,这一本应为欧盟确定未来工作优先事项的讲话,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很多都是“顺了姑情失嫂意”,毁誉参半。
在演讲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正在与伙伴协调推进第19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考虑加快淘汰俄化石燃料。这一决定得到不少欧盟成员国的支持,然而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此举将推高能源价格。“逐步淘汰(俄化石燃料)不仅需要政治决策,还需要重组整个供应链——这一过程将需要多年的投资。”斯洛伐克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萨科娃对波兰广播电台这样说。匈牙利也强调了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表示该国不会支持任何可能危及国家能源供应稳定的政策。
在加沙问题上,冯德莱恩宣布,欧盟计划暂停对以色列的部分双边支持、对极端主义的部长和暴力定居者实施制裁、部分中止《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与贸易相关的事项。
“德国之声”、欧洲新闻网等媒体称,许多欧洲议会议员对冯德莱恩宣布的上述计划表示欢迎。然而,对于社会民主党党团来说,这项提议来得太晚、力度太弱。该党团主席加西亚质问说:“当加沙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欧洲在哪里?”左翼党团联席主席席尔德万指责欧盟在外交政策上奉行双重标准,呼吁欧盟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并暂停《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在欧盟内部,西班牙、爱尔兰、荷兰、瑞典、法国和丹麦希望加大对以施压,但德国、意大利、捷克和匈牙利则反对制裁以色列。
欧美经贸关系无疑是冯德莱恩此次“盟情咨文”演讲的重点。她在讲话中为近期欧盟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辩护,声称该协议确保欧洲获得“可能的最佳结果”,“想想与美国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后果”。不过,现场批评声浪不断。“欧洲爱国者”党团主席巴尔代拉说,该协议将使欧洲变成美国的“附庸国”。加西亚表示,欧盟接受美国征收的15%关税而不采取报复措施是不可接受的。据英国《卫报》报道,近期在欧盟五大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波兰)进行的民调显示,52%的人认为欧美贸易协议是一种“羞辱”;75%的人表示,冯德莱恩在捍卫欧洲利益方面做得“非常”或“相当”糟糕。
“欧盟内部的分歧”
“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吗?有紧迫感吗?”在“盟情咨文”演讲中,冯德莱恩提出这一问题。然而,在她发表演讲之前,美国“政治新闻网”就直言,此次讲话将暴露欧盟内部的分歧。事实上,欧盟各成员国不仅在一些具体政策上立场大相径庭,欧洲议会内部不同政治力量甚至是同盟之间的分裂和斗争也在加剧。
“德国之声”、英国《卫报》等媒体称,9月3日,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一份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之间的贸易协定。德国、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对该协定表示支持,希望借此开辟新市场,以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不过,法国、波兰和爱尔兰等国却认为该协定损害欧洲农民利益,对其持反对立场。“欧洲爱国者”党团也对该协定表示反对。
冯德莱恩来自中右翼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该党团和社会民主党党团分别是欧洲议会第一和第二大党团,对欧盟委员会能否通过立法拥有至关重要的发言权。现在,双方都指责对方削弱了欧洲议会中微弱的亲欧力量。社会民主党党团近期还公开反对欧美贸易协议,进一步加深了其与欧洲人民党党团之间的裂痕。
气候危机导致的森林大火今年吞噬了欧盟受影响国家约1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比利时面积的1/3左右。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委员会的能源和气候政策遭到指责。欧洲议会中一些中间派议员怒斥欧盟委员会此前与极右翼政党联手,试图扼杀一项反“洗绿”法案。
“一个无法治理的大陆”?
冯德莱恩“盟情咨文”演讲之所以左右不讨好,与欧盟内部的政治碎片化趋势加强息息相关。据法国《回声报》去年12月报道,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民粹主义政党普遍迅速崛起,同时呈现出高度的党派政治碎片化。在欧盟层面也可以看到类似情况。虽然亲欧盟政治力量仍能在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中占据多数,但这一多数已变得很脆弱,从而带来不稳定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欧洲国家正面临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中左和中右派主流政党及联盟的瓦解,这些势力自二战以来执政至今。对这些党派的支持已经碎裂成新的右翼和左翼政党,还有其他一些不太容易界定意识形态成分的派别。在欧洲国家中,对某一政党有强烈认同感或是属于某一党派的人口比例急剧下降,欧洲多国组建内阁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与此同时,很多新的政党进入欧洲议会,欧盟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也有所降低。
“巨大的结构性力量推动了整个西方政治的碎片化。”《纽约时报》分析称,在经济层面,中产和工薪阶层收入停滞不前、不平等现象加剧,还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愤怒成为导火索;在文化层面,则是移民问题上的冲突、民族主义以及其他问题;通信革命也是造成欧洲多国政治分裂的主要因素,推动了组织松散的无领袖抗议运动的兴起,扰乱了政治,催生了更多政党。
政治碎片化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政府施政难度增加。“从英国到波兰,欧洲正成为一个无法治理的大陆。”彭博社日前发文称,包括英国、法国、荷兰、波兰、德国等在内的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都面临着国家越来越难以治理的挑战。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现在都受到预算紧张、管理不力、议会分裂等问题困扰。《华尔街日报》此前警告说,欧洲政治碎片化和多极化束缚了多国领导人的手脚,他们只能在左翼和右翼政党之间组成笨拙的联盟来进行治理。即使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政府也很难找到共同点,更不用说在处理移民、俄乌冲突和经济停滞等棘手问题上了。
“必须学会灵活变通”
对于欧盟成立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奥地利ORF电视台曾以《成就斐然,却又幻灭》为题,就奥地利加入欧盟的亲身经历进行了报道。奥地利经济研究所的计算显示,由于加入欧盟,对外贸易每年为奥地利的经济增长贡献了0.7个百分点。相较于没有加入欧盟时,奥地利在加入该组织后与其他欧盟国家的贸易额高出约40%。
奥地利籍前欧盟委员会负责农业事务的委员菲施勒说,该国民众此前对欧盟的支持率非常高,转折点出现在欧债危机爆发前后。随后,一种“非常、非常糟糕”的情绪浮现,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近年来,欧盟日益成为一切无效事物的投射面。”奥地利欧洲政治学会学者施密特在接受该国媒体采访时这样说。根据该学会今年进行的一项新调查,只有60%的受访者认为奥地利应该继续留在欧盟。
对于欧盟现状,欧洲议会议长梅措拉日前在德国《商报》发文称,欧盟现在必须做出改变。冯德莱恩今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对商界高管发表演讲时敦促说:“欧洲必须改变方向。”她日前提出,欧盟必须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外交政策问题上摆脱一致投票制,转向合格多数投票制。
很多欧盟国家都在利用一致投票制维护本国利益。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社会与政治学系研究员格里洛此前在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上发文称,在对制裁俄罗斯或援助乌克兰进行投票时,匈牙利经常被其他欧盟成员国视为“坏人”;法国则一直抵制任何修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行动,该政策将欧盟1/3的预算拨给农民,其中许多人是法国人;德国阻挠了欧盟选举法的改革,因为柏林的政治体制反对任何不按比例划分选区的法律。
格里洛认为,期望废除欧盟的一致投票制不可行,原因非常简单:要放弃一致投票,就需要各成员国一致投票。他建议欧盟各国可以围绕具体政策组建不同的小联盟并设定退出机制,类似于欧元区制度和申根制度,让欧盟成员国可以更灵活地加入,以实现某一领域的目标。
“欧盟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项目。如果它想在21世纪继续如此,就必须学会灵活变通,只有能适应(形势变化)的人才能生存。”格里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