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就关税与出口管制等关键经贸问题表达中方关切并交换意见,释放出持续沟通的信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沈世顺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在目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中美保持沟通、管控分歧与深化合作仍是推动互利共赢、稳定经贸关系的关键途径。
此次对话中,中方就关税、出口管制、双向投资限制、签证审查以及第三方经贸协议中的限制性条款表达关切,并就安世半导体等具体问题阐述立场,显示出中美双方仍在努力维持沟通渠道。
沈世顺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具有显著的互补性,特别是美国各行业对中国市场和产品的依赖程度很高,两国加强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升级。自特朗普1月上任后,美国多轮上调对华关税并取消小额包裹免税,中国亦采取同步反制措施,双方关税一度飙升至84%甚至更高。随后虽然经历日内瓦高层会谈和部分豁免延长等缓和动作,但金融、科技与航运领域的摩擦仍在持续,直到11月中国部分暂缓对美加征关税,局势才略显松动。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时指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双方应开展有效沟通,妥善解决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的政治环境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不确定性。美国国内部分政客延续冷战思维,对中国存在误解甚至偏见,这种政治化倾向影响了正常的经贸往来、企业合作以及制度性磋商。
总体来看,此次会晤的意义不仅在于讨论具体问题,更在于向外界释放信号:在竞争与摩擦并存的时代,中美双方仍有意愿通过沟通寻找稳定性,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向有利方向发展。未来,中美关系能否延续这一积极态势,关键仍在于双方能否坚持对话、务实合作,并避免让政治偏见绑架经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