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从裁缝逆袭万亿赌王!佘智江遭榨干后 “打包” 上交?
2025-11-13 14:01
头条新闻
4293

11月12日,涉赌诈犯罪嫌疑人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据报道,佘智江长期在菲律宾、缅甸妙瓦底KK园区及“亚太新城”开展赌博和电诈活动。


从针线到金钱:一个裁缝的黑色逆袭


1982 年,湖南邵东的一个农家院里,一个叫佘智江的少年,注定要走上一条与命运对抗的路。14 岁那年,他辍学跟小姑学裁缝,白天缝布料,晚上发呆盯天花板。朋友问他梦想是什么,他只说:“要赚大钱。”


十几年里,他干过二十多种活:开农用车被颠断过减震器,修车被机油泡烂手指,推销洗发水被无数次轰出门外……


直到 2012 年,他听人说“东南亚遍地是黄金”,带着 3 万元积蓄偷渡菲律宾。


他盯上了国人“好赌”的弱点——租服务器、雇程序员,搭了个私彩网站,靠“充值返利”“拉人返点”迅速吸金百万。


2014 年国内一纸“非法经营彩票”的判决,让他从创业者变成通缉犯。


那一夜,他逃离菲律宾,藏身柬埔寨金边,正式踏上黑路。


洗白与疯涨:佘智江变身“佘伦凯”


2017 年,他花千万买通关系,拿下柬埔寨国籍,改名“佘伦凯”,还伪造出化名身份“唐伦凯”。他这步棋可谓是:“双重身份加假名,就是给法律上了三道锁。”


随后,他联合缅甸克伦武装,斥资上亿打造所谓的“亚太新城经济特区”——名义是“中缅旅游合作城”,实则是电诈、网赌、贩人、洗钱的“罪恶中枢”。


他掌控的园区密布铁丝网、荷枪实弹看守,248 个诈骗集团“办公”于此,数万人被困为“电子奴隶”,有人因反抗而被殴打、禁锢、甚至活摘器官。


更离谱的是,他曾以“柬埔寨企业家”身份回国考察,试图在广西投资地产。“他以为换了护照就能当外国人。”殊不知‘天网’早已锁定他。


巨额黑金:2.77 万亿赃款与“信息交易”的传闻


佘智江的帝国终于在国际联手围剿下崩塌。

2014年:中国警方通缉。

2022年8月:他在泰国曼谷被捕(基于国际刑警红通)。

2024年5月:泰国刑事法院一审裁定同意引渡。

2025年11月上旬:上诉程序结束,泰方向中国移交(与泰国国王访华几乎同期)。


泰国警方冻结其名下 12.63 万亿泰铢(约合 2.77 万亿人民币)资产,

涵盖豪宅、度假村及 17 个账户;

美国财政部将其列入制裁名单;

中国公安则查封了他在邵东与桂林的房产,追回约 1.2 亿元。


但更多的钱早已通过地下钱庄被洗入缅甸、柬埔寨、老挝。

“那笔钱就像泼出去的水,能追回的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一条更隐秘的线浮现——

佘智江掌握了大量跨境黑产网络的资金流、账号链与中间人名单


他或许不仅是电诈头目,

更是东南亚地下经济的“情报节点”


也正因此,有舆论猜测:


“泰方在引渡前,可能对他进行了情报盘问,先榨干其资产,再交中方。”


虽然官方从未证实,但这种“司法合作+信息交易”的猜想,

让这场引渡笼罩上层层迷雾。


引渡的暗线:中泰司法交易背后的现实


2025 年正值中泰建交 50 周年。

两国为推进跨境打击行动,密谈 11 次

中方补交 37 卷证据

并承诺协助泰国清剿妙瓦底“赌诈走廊”。


泰国法院原本可拖延判决,却在 11 月 10 日闪电通过上诉裁决

48 小时内完成押解。

有人调侃:“这速度比签证都快,说没政治意味,谁信?”


与此同时,泰国国王访华,两国签下高铁、新能源、农业等十项合作协议,

总额超 500 亿美元。


佘智江的“闪电引渡”,被视作中泰司法合作与外交善意的象征性操作

“泰方甩掉烫手山芋,中方拿回通缉犯,双方皆赢。”


佘智江,也许不仅是被“引渡”,而是被“交换”。


佘智江的层次与命运:死定了


他虽然早年拿下柬埔寨国籍,却始终混迹在低层圈子。

和他结交的,顶多是一些泰国地方官、边境督察——

有人形容:“他能喝酒的对象,都是小官,够不上将军。”


相比缅北“四大家族”那种军阀级势力,佘智江更像一个“孤胆赌徒”,

靠金钱撕开缅泰边境的灰色地带,但从未真正“上桌”。


而现在,他的结局已几乎注定。

白所成父子从 2023年10月27日失势,到 2024年1月8日被缅方逮捕

再到同月底移交中方、9天前死刑判决,仅用时 1年10个月


照此速度,佘智江的死刑判决不会超过两年

结合国内死刑案件上诉与核准流程——

上诉期15天,二审一般2-4个月,最高法核准半年至一年——

佘智江最多苟延3年。


这也是他自2022年被捕以来拼命挣扎的原因——

可惜,一切徒劳。


赌王成囚徒,末日已启


佘智江的航班已于 11月12日晚抵达南京机场

他被直接押解至南京看守所,等待命运的终审。


他的帝国彻底瓦解:

缅北“亚太新城”被克伦武装接管,248 个电诈集团四散逃亡。

“这就是杀鸡儆猴。”公安部负责人表示,“以后谁还敢拿同胞当摇钱树?”


而被他吞噬的受害者们,依旧在等待一个迟到的正义。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这句话,在他身上终于应验了。


佘智江的故事,是一面镜子。

映出人性的贪婪,也映出国家打击跨境犯罪的决心。

他曾以为钱能买到护照、买到庇护、买到命。

如今,他成了“最贵的引渡犯”——也是中泰合作的标志性猎物


但在风暴平息后,人们仍在追问:

他背后的钱流向哪里?他的情报掌握多少?

这一切,恐怕才刚刚开始。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