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财经观察:关税损失近百亿美元,日车企齐喊“状况严峻”
2025-11-13 07:29
环球报
251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天晴】编者的话:日本七大车企罕见地集体拉响利润警报。丰田、本田和日产等巨头近日相继发布的2025财年上半年业绩显示,由于遭遇美国政府的汽车进口关税,这七大车企自2020年以来首次全体报告利润恶化,合计损失近百亿美元。同时,对美投资压力、日元超预期贬值、芯片供应受阻以及关键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让日本汽车企业面临越发复杂的考验。不少日本车企坦言,当前的“严峻状况”不仅短期无法得到改善,还有可能成为“常态”。

冲击已成为“长期存在”

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汽车、斯巴鲁和铃木)近日相继公布的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上半年业绩显示,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因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面临明显压力。各家公司管理层在财报说明会上普遍提及,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已经从“暂时性政策变动”转化为“常态”。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10日报道,七大车企在2025年4月至9月间因美国关税导致的利润损失合计达约1.5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4.6元人民币)。这一约合近百亿美元损失形成的压力直接反映在企业盈利中,最终导致自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七大车企利润全部恶化的情况——合计同比减少27.2%。其中日产、马自达以及三菱出现赤字,其余4家尽管维持盈利,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数据显示,丰田汽车在日本和美国两大市场的营业利润合计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3.24亿美元,预计美国汽车进口关税在本财年将给公司造成约94亿美元的损失,高于8月份预测的91亿美元。丰田汽车表示,关税不仅影响公司自身的出口,对其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也造成冲击。本田汽车表示,预计在整个2025财年中,美国汽车进口关税将使其利润减少约25亿美元。本田汽车执行副总裁贝原典认为,利润下滑态势已成为一种“常态”,“我们认为这种状况今后仍将持续。”日产汽车表示,公司本财年本可实现收支平衡。但在美国汽车进口关税影响下,公司预计亏损18亿美元。“最初我们像许多业界人士一样,认为关税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但现在看来,这种冲击已经成为长期存在的现实。”日产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这样表示。

《纽约时报》报道称,日本车企发布业绩警示信息的时间距离美日贸易协议生效仅仅过去两个月。根据该协议,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以换取美国对其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下调至15%。华盛顿最初对日本进口商品提出了27.5%的高关税,这对日本至关重要的汽车行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在4月至9月间,日本对美出口的汽车在绝大部分时间仍然适用高税率,因此预计整个财年中,关税将为日本七大车企造成超过2.5万亿日元的利润损失。有马自达高层表示,“美国关税税率下调的时间点较市场预期更晚,因此,企业面临的‘严峻状况’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纽约时报》称,尽管日本汽车公司在公开场合对关税下调表示欢迎,但许多业内高管私下抱怨,即使是15%的关税也会进一步侵蚀日本汽车行业本已微薄的利润。他们担心,在美国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这些关税也可能继续存在。

丰田否认承诺对美巨额投资

在10月底访日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日本经济界加快5500亿美元投资协议的落实。由于日本新当选首相高市早苗承诺对美投资计划不变,有分析认为,日本车企正在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纽约时报》称,尽管日本财务省发布的对美投资情况说明书没有提及汽车行业,然而在访日期间,特朗普称赞丰田汽车是“致力于增加美国投资的几家公司之一”。他表示, 丰田汽车将在日本销售美国制造的汽车,并将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各地建设汽车工厂。然而,丰田汽车首席财务官近健太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公司并未正式承诺对美增加100亿美元投资。报道称,美国是日本汽车制造商最大的市场。尽管日本在美国投建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但在销往美国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日本,这构成了日本对美出口的最大份额。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花费数十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在美国建立本地业务,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贸易摩擦后,日本车企向美方达成的妥协。据相关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24年日本汽车品牌在美国共生产330万辆汽车,其中丰田在美国的汽车产量估计为150万辆。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日本汽车出口总量约30%销往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单一出口目的地。日本财务省的贸易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出口约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30%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学者王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车企已在美国市场有了巨大的累计投资规模,在此基础之上再被要求追加巨额投资,恐怕并不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当前美国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追加投资很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不但会推升企业成本,也影响企业未来的运营计划。”王佳表示,日本车企面临的挑战是,如果拒绝或拖延对美投资承诺,可能面临极高的政治风险。由于美国市场“不容有失”,多数日企的选择空间非常有限。

“日本车企扩大对美投资的要求更像是一笔不得不支付的‘补偿金’,旨在购买未来几年相对稳定的市场准入和较低的关税。”王佳认为,日本车企很可能会竭力将这笔“补偿金”的金额压到最低,或者尽力拖延兑付的时间。但无论如何,此举都将不可避免地削弱日本车企的盈利能力,甚至延缓其全球市场战略或者其电动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和进程。

来自汇率、供应链和新对手的压力

当前,日本汽车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日本主要汽车生产商曾将2025财年结束时(2026年3月)的日元汇率假定为1美元兑140至147日元,而目前实际汇率在154日元左右,日元贬值情况已超出预期。本田表示,在上半财年因汇率因素利润受损,丰田也表示受到类似压力。此外,荷兰政府近期不当干预汽车芯片巨头安世半导体的企业内部事务,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动荡和混乱,致使多国车企生产受到干扰。本田墨西哥塞拉亚工厂自10月28日起暂停生产,美国工厂自10月27日起调整产能,恢复生产时间尚不明朗。

日本汽车产业也被日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制造业冲击所波及。《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贸易统计结果显示,受美国汽车、钢铝关税政策影响,今年4月至9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对美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其中,在对美出口总额中占比最高的汽车出口额降幅达22.7%。受关键产品出口下降拖累,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上半财年下滑10.2%至9.71万亿日元,对美贸易顺差缩水22.6%至3.32万亿日元。

据NHK网站10日报道,受美国多重关税影响,日本大量制造业企业上半年利润明显下滑。三井住友日兴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日已公布财报的503家上市公司(以东证Prime市场企业为主)合计净利润下降0.3%,达15.1万亿日元。其中汽车等运输设备制造商净利润骤降9.1%。日本钢铁企业则因美国关税政策及中国同行激烈竞争陷入整体净亏损。

路透社报道称,日本在7月至9月期间可能出现过去6个季度以来的首次经济萎缩。综合18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继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2.2%之后,日本第三季度GDP可能按年率计算萎缩2.5%。

在美国市场和国内持续承压的同时,日本汽车品牌也在竞争越发激烈的中国市场经受考验。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日系品牌在华市场份额下降至11.6%,较2020年的24.1%几乎下跌一半。日本车企在东南亚市场也不再风光。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丰田、本田和日产在东南亚六大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已降至62%,相比于曾经80%以上的市占率,该市场正遭遇中国品牌的争夺。“丰田在纯电动车型方面产品线仍较有限,这可能使其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更容易受到中国电动车企的竞争冲击。”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丽兹·李这样对美国CNBC网站表示。

标准普尔网站称,在11月4日落幕的东京移动出行展上,日本汽车品牌越发感受到,随着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受欢迎程度提升,中美贸易环境变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增长放缓,日本汽车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