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在菲律宾布拉干,一个看似普通的住宅仓库,最近被警方彻底“抄了家”。
时间是11月5日晚9点22分,CIDG(刑事调查与侦查组)联合税务局、烟草公司代表等多方,一举破门突查。
屋主是一名39岁的中国籍男子,姓林。仓库里堆满了——384箱各类假冒烟草制品,货值高达2,688万比索。
警方当场逮人。而这一幕,也揭开了菲律宾“非法香烟走私链”的又一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同一晚,仅仅一小时后,CIDG又在巴丹省Pilar镇诱捕一名41岁女子“米琪”。
她被控私售未经认证的香烟,违反《消费者保护法》,现场查获约73万比索非法烟品。
这两起行动,总值超过2,760万比索。而且是CIDG在中吕宋地区同步执行的“重点行动”之一——背后是菲律宾警方正在全国范围内清剿假货、走私与逃税链条。
菲律宾的“烟”,早已不只是烟
在菲律宾,香烟背后的灰色经济从来不小。逃税、走私、假冒品牌,不仅让国家损失税收,更牵出跨国渠道与地下工厂。
过去几年,CIDG和税务局联合查获的假烟,多数都与非法进口或外籍团伙仓储有关。
但这次不同。被抓的,是一名中国男子。而且仓库,就设在自己家中。
在华人社群看来,这类事件的出现,最容易引发连锁效应——一旦被媒体放大,就会让“在菲中国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对警方而言,也意味着“查外籍非法经济活动”将成为常态化操作。
CIDG: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国人,违法都查
CIDG第3区负责人莫里科少将也在记者会上表态:“我赞扬各分队的出色行动,成功查获超过2,600万比索非法烟草。无论本地人或外国人,违法者都将依法究办。”
他同时呼吁民众积极举报各类非法活动,并强调CIDG将持续打击全国范围内的走私与假货网络。
从他这句话可以看出——在菲律宾,现在谁都不例外。
外籍人士、尤其是中国人,若涉及灰色经济,哪怕只是仓库存放,也极可能被“一锅端”。
近年来,CIDG与移民局、税务局合作频繁,重点查的就是“居住区仓储、外籍租户异常、频繁收发货”的场所。
很多人只是帮人存放货、代收包裹、出租仓库,却在无意间卷入违法链条。
在这个节点,保持警觉,远离灰色利益,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