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贝伦气候峰会中方提3点建议:把握正确方向、落实气候行动、深化开放合作
2025-11-8 06:44
环球报
300

【环球时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时元皓】当地时间11月6日至7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前夕,贝伦气候峰会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市如期举行。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气候与自然、能源转型、《巴黎协定》10周年评估、国家自主贡献与气候融资等。6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贝伦气候峰会。“中国呼吁取消绿色产品关税。”多家外媒以此为题报道称,丁薛祥在会上提出3点建议,包括把握正确方向、落实气候行动、深化开放合作。路透社称,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破除贸易壁垒,确保优质绿色产品自由流通,更好满足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

另据法新社报道,美国30年来将首次缺席COP系列峰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路透社称,美政府此前干预国际海事组织谈判,导致一项拟定的旨在限制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提案被迫搁置,这让部分计划参加COP30的国家感到尤为紧张。

在6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上,面对美国代表发言中的无理指责推责,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两次追加发言予以驳斥,批评美国公然称“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大开历史倒车,还两度退出《巴黎协定》,严重破坏全球气候治理的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最大的障碍。耿爽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团结合作,而不是指责和推责。

据《环球时报》记者在贝伦峰会现场观察,遏制气候变暖是该峰会的核心话题。今年正值《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节点。国家自主贡献是《巴黎协定》的核心机制,主要内容是各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承诺。巴西亚马孙环境研究所刊文称,截至11月6日,包括中国、巴西在内的72个国家已公布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更新方案,占全球碳排放量的62%,与上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承诺相比,潜在年减排量达3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报道称,全球四大碳排放国中,仅剩印度尚未作出承诺。

据报道,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方承诺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尽管西方在气候措施上出现“政治转向”,但中国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正在拯救《巴黎协定》。据报道,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现有的减排承诺难以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代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长期目标,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非但没有加快其气候行动,反而出现了政策“倒退”。在此情况下,中国对世界绿色发展和全球气候治理的推动和贡献尤为瞩目。

英国《经济学人》6日称,源自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革命正在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便宜、充足的清洁能源有望改善数十亿发展中国家民众生活”。

以巴西为例,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在为该国的能源转型助力。“驶入会议现场的电动汽车是中国产的。”美国《纽约时报》6日提及,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是接送各国领导人到贝伦峰会会场车队的一部分。该媒体认为,巴西选择将中国电动汽车作为贝伦峰会的官方交通工具之一,表明“中国绿色技术在巴西取得显著进展”。

《经济学人》称,各国尚未实现经济脱碳,核心原因是缺乏可行的技术手段,而中国正在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产能,“世界需要中国提供的技术,也应该勇敢地接纳它”。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