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 根据社会气象站11月5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2025年第三季度约有22%的菲律宾家庭在过去三个月内至少经历一次非自愿性饥饿,也就是因缺乏食物而挨饿。此次调查于9月24日至30日进行,面对面访问全国1,500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饥饿率较6月的16.1%上升5.9个百分点,打断了此前从3月27.2%下降到4月中旬19.1%及4月下旬20%的趋势。其中,大岷区饥饿率最高,达25.7%,吕宋其他地区23.8%,棉兰佬19.7%,未狮耶17.7%。各区域整体呈上升趋势,棉兰佬增幅最大,上升10个百分点;吕宋其他地区上升8.5个百分点,大岷区上升4个百分点,未狮耶则下降4个百分点。
按饥饿程度划分,中度饥饿指过去三个月仅一次或数次挨饿,严重饥饿指经常或持续挨饿。9月数据显示,16.7%的家庭经历中度饥饿,5.2%经历严重饥饿。与6月相比,中度饥饿率从12.8%升至16.7%,严重饥饿率从3.3%升至5.2%。区域分析显示,大岷区中度饥饿率从16%升至19.3%,严重饥饿率从5.7%增至6.3%;吕宋其他地区中度饥饿率从13%升至17.2%,严重饥饿率从2.3%增至6.6%;棉兰佬中度饥饿率从7%升至16%,严重饥饿率从2.7%增至3.7%;未狮耶中度饥饿率从17%降至14.7%,严重饥饿率从4.7%降至3%。
社会气象站指出,整体上升趋势显示全国多地家庭仍面临食物不足压力,非自愿饥饿问题亟需社会关注与政策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