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涂蕾 马晶晶 王冬 褚大业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铭】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表示,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今年进博会的参展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国际媒体纷纷报道,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多国派出龙头企业参加本届进博会。《环球时报》记者在进博会上采访了许多参展外国企业,从全球乳业巨头恒天然到美国大豆出口商,他们表达的共同愿望是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世界开放报告2025》发布暨国际研讨会5日下午在进博会期间举行。该《报告》显示,2024年,世界开放程度小幅收紧,高收入经济体继续收缩,而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扩大开放,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各方期待盛会召开
第八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5日清晨6时许,《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进博会新闻中心,看到现场已经挤满了中外记者,各方都在期待一场盛会的召开。
李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进博会越办越好,很重要的是因为坚持“与天下同利”。反观当前国际上一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行为,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扰乱世界经济运行。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应当秉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李强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多确定性。集中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确定性。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新的重要贡献。二是开放的确定性。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尼日利亚众议长塔杰丁、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阿联酋总统特别代表齐亚布亲王、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穆勒等5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视频致辞。来自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及政商学界代表约1500人出席开幕式。
外界对中国进博会的重视从法国可见一斑。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本周宣布了参加上海进博会的阵容,包括奢侈品行业领军企业路威酩轩集团和开云集团,以及众多中型与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20家。法国外贸部长级代表福里西耶本周访华,出席进博会,推动对华贸易。
据共同社5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进博会开设展位,包括松下控股、经营无印良品的良品计划等148家日企参展推介产品。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俄罗斯出口中心自2018年进博会创办以来持续支持本国企业参展,今年有78家俄罗斯公司作为“俄罗斯制造”代表参展。
许多跨国企业都是八载进博的“全勤生”,如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美国高通公司、法国药企赛诺菲等。恒天然公司董事长彼得·麦克布赖德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天然已在中国扎根近半个世纪,与中国市场共同实现了稳健增长,中国是该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2023年,他曾陪同新西兰总理访问中国。
麦克布赖德表示,随着中国持续打造高标准开放商业环境,进博会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关键平台,为恒天然提供了广泛机会。他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进博会,这次很高兴能够来到上海,首次参加这个活动。他对进博会为全球市场所创造的活力和机遇印象深刻。
美国豆农来推销大豆
虽然中美贸易关系近期经历波折,但美国企业在进博会的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一些美国豆农代表也参加了本届进博会。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介绍,今年进博会期间,该协会将与美国谷物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举办“2025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5日在进博会开幕式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一直与中国紧密相连,美国豆农希望在进博会上向中国客户介绍美国大豆的优势、种植情况,同时表达对这份合作的重视,希望能继续深化合作。他称,上周中美元首在韩国会晤,两国贸易磋商出现了进展,让美国豆农重新燃起了信心,“他们很多人都感到欣慰和高兴”,“我们对美国大豆出口商与中国大豆进口商的重新合作充满期待”。
5日下午,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与进博会同步举行。美国华盛顿州商务厅厅长阮卓在发言时表示,他此次参加进博会是“希望和贸易伙伴进行联系”,“中国的伙伴非常友好,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们足够的信心、信任和足够的了解,让我们增强自己的勇气”。阮卓在发言中强调了华盛顿州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历史,称“我们是亚马逊、微软和波音、星巴克的故乡”,而中国是华盛顿州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他还表示,“华盛顿州和华盛顿特区不一样,华盛顿州(对中国)更友好”,希望与中方在州层面进行更多对话和交流。
全球开放新版图正在形成
“德国之声”5日称,在进博会开幕前夕,中国商务部4日在上海启动“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该活动旨在推动中国与全球共享市场机遇,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报道称,这一活动的背景是,尽管与美国、欧洲发生贸易摩擦,中国贸易顺差规模仍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希望扩大进口,塑造开放形象。
5日下午,《世界开放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进博会期间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5,同比下降0.05%,比2019年下降0.34%,比2008年下降5.39%,比1990年增长7.08%。
《报告》显示,新加坡是2024年最开放的经济体,其开放指数高居129个经济体之首。中国香港排第2位,比2023年上升1位。总体来看,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扩大开放,二十国集团放缓收紧脚步,金砖国家开放水平继续创新高,“南热北冷”的全球开放新版图正在形成。
《报告》显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1990—2024年,开放指数从0.5891升至0.7634,提高29.6%,升幅位居全球前列。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同比增长0.5%,在129个经济体中排第38位。
《报告》编写团队成员,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付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报告》有多个亮点,包括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研究深度和维度大幅拓展、议题选择更加前沿、时代价值不断凸显等。例如,今年报告邀请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参与专章撰写,提升了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再比如,报告中的《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章节直面当前全球自由贸易困境,捕捉当前的全球热点。报告从跨国公司的视角看中国的开放实践,表明中国与跨国公司互利共赢、相互成就,这其实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的缩影,也是报告在研究维度上的多元化尝试。
付丽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中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中国的开放实践、开放举措更是成为世界开放的确定性力量,不断为经济全球化做增量、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