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TVB试水、福克斯入股,AI会“颠覆”微短剧吗?
2025-11-5 07:23
环球报
378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当人工智能(AI)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方兴未艾的微短剧市场如今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不久前,“香港首部AI生成微短剧”在当地引发热议。在此之前,内地已有此类剧集,国内多个视频平台还发起“微短剧大赛”。低廉的制作成本和较快的流程,给微短剧市场带来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议和讨论:AI会颠覆微短剧市场吗?

据香港雅虎新闻网报道,青春校园爱情微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今年9月上线。该剧由TVB旗下的TVB Plus频道制作,每集不超2分钟,讲述了一个略带奇幻色彩的青春爱情故事。作为香港探索AI微短剧领域的试水之作,该剧既没有拍摄现场和后期制作,也没有真人演员,主要由AI进行画面设计,制作团队完善剧情、细化角色。不过,该剧角色的配音仍由真人配音演员来完成,制作方还特意为剧中的两名“主演”开设了个人社交账号,可与粉丝互动,打造一种逼真感。

《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上线后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该剧“总体质量还过得去”“人物看起来挺漂亮的,就是细看不像真人”;但也有人认为情节简单,剧长太短,制作不够细致,“三个人的感情线铺垫得都不够”……这正反映出AI微短剧的现状和瓶颈,在人物、场景和剧情上仍有改进空间。

如今,AI短剧成了行业新风口,虽然有些画面“一眼假”,但不少“脑洞大开的创意”仍让网友们津津乐道。一些剧集凭借对仙侠剧的模仿和反转剧情引发热议。

这类微短剧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通常是主创先写出一段设定,让AI扩充成剧本,然后再导入各种AI生成图和视频,最后经过简单的剪辑、配音,即可完成。凭借各种荒诞式的道具、角色和反转情节,以及借助AI在场景转场、造型变形等方面的独特效果,此类微短剧呈现出独有的“想象力”和“惊艳感”,对于部分受众来说,其乐趣甚至超过看真人微短剧。

鉴于AI微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只是个人创作者和小团队,国内各大平台也开始挖掘更多题材与类型,例如“连续叙事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AI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等。各大视频平台还发起“微短剧大赛”“AI短片创作大赛”,推出“AI剧场”,以追求更逼近传统影视作品的质感,为AI微短剧拓展孵化人才。一些技术公司也瞄准这个市场,推出“一键成剧”等AI创作平台,支持30秒视频生成、多主体场景搭建及首尾帧无缝衔接等功能。

相比一部真人微短剧的成本已上涨至七八十万元人民币,目前AI微短剧的制作费用更低,一部10集的微短剧只需3人在10天内完成,除去人工成本,花费仅需要AI软件的包年费用,不超过6000元。不过,限于目前AI微短剧的制作流程,其生成的剧本主要还是基于套路化的类型题材,如仙侠剧、古装宫斗剧等,不仅剧情雷同,人物也容易“撞脸”。而随着AI微短剧赛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对于剧情的原创性、复杂场景的精细度,以及剧中人物的逼真度,尤其是角色情感上的表达有了更高要求。奇幻仙侠、古装宫斗、末日废土、悬疑恐怖这些题材相对注重氛围和设定,相对更容易“AI化”,反倒是贴近真实生活的题材想要做到真人剧集的同等水平,还需要制作团队用心摸索。

从全球范围来看,竖屏流媒体是娱乐业增长最快的领域。据《好莱坞报道者》称,福克斯娱乐公司不久前入股了一家微短剧公司Holywater,该公司主要依托AI技术进行内容创作。好莱坞目前对于AI的担忧和防范压力也不小,编剧和演员工会坚持将AI相关条款写入合同,不久前一名AI女演员“出道签约”的新闻更是引发不少好莱坞业内工作者的恐慌。不过,在福克斯娱乐首席执行官罗伯·韦德看来,“数字叙事创新正重塑娱乐业未来。投资竖屏视频可以实现持续性的长期增长。”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