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指导文件发布 专家:将精准对接出海企业痛点
2025-10-27 20:22
环球报
781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着力构建与我国对外投资贸易发展相适应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的指导文件,将精准对接出海企业痛点,标志着我国对外投资贸易服务保障正式进入综合化、系统化、体系化新阶段。

作为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已连续13年名列全球对外投资流量前三的国家。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已超过5万家,遍布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跨境投资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地缘冲突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泛滥,经济问题政治化现象愈发严重,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凸显。企业们对高质量、专业化、且与我国对外投资贸易规模体量及发展态势相匹配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需求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重点任务时提出,要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2025年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近日,为支持出海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指导意见》适时出台,共提出6方面16项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将“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国家层面海外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围绕出海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法律、金融、财会、咨询、数字技术、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增强出海服务能力等。从中央到地方、从境内到境外、从政府到市场等多个层面协作联动,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维护企业海外正当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王雪坤27日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国正处于产业由大到强、由全到精的关键阶段,在全球范围内统筹配置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类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伴随出海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国际产供链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企业出海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也在同步增加,企业对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亟需构建与对外投资贸易发展相适应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出海企业平稳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王雪坤分析说,《指导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总体呈现出目标导向鲜明、多方协调联动、各方统筹兼顾、境内境外贯通、投资贸易联动等特点。涵盖企业出海的前期市场调研、项目落地、长期经营等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是维护我国产供链韧性与安全的有效保障,为持续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几十年间,无论是在贸易领域还是投资领域都遭遇了方方面面的风险,法律、税务、金融、市场、文化等各个方面,包括日益突出的地缘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风险,都让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和关税壁垒四处泛滥,世界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变,一个国家级的专业性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王雪坤认为,刚刚发布的《指导意见》紧密贴合企业从“走出去”到“走得稳、走上去”的现实需求,是中国积极融入、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动体现。随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我国出海企业将获得更加全面、专业、高效的服务支持,必将在更高水平、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上展现更大作为。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