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施政演说中表明了签署日俄和平条约的方针。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研究员德米特里·米列耶夫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若条约得以签署,将成为两国关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积极进展。
米列耶夫指出,安倍晋三前首相曾决心在日方外交政策框架允许范围内推动解决和平条约问题。
米列耶夫认为,高市首相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谈成果及双方能否达成共识,也可能对俄日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他补充道:“需要强调的是,和平条约迟迟未能缔结的问题更多在于日本而非俄罗斯。当然,签署条约将成为俄日关系的象征性里程碑,有助于消除部分心理障碍。但两国既往交往经验表明,若存在政治意愿,即便没有和平条约也能达成多项协议。对日本政界而言,这份文件是确认其世界主要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他们希望将其视为外交成果而非与战败历史挂钩。但这终将涉及对二战结果的重新审视。而俄罗斯国内目前对向日方作出让步并未表现出太大兴趣。”
俄罗斯与日本在二战结束后一直未能签署和平条约。日本以1855年俄日签订的双边贸易边界条约为依据,要求归还南千岛群岛四个岛屿——伊图鲁普岛、库纳希尔岛、希科坦岛和哈伯迈群岛,并将归还上述四个岛屿作为与俄方签订和平条约的条件。莫斯科的立场是,南千岛群岛已根据二战结果并入苏联版图,俄方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