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原定于10月13日在柬埔寨马德望省举行的柬泰警方第二次联合打击跨境犯罪会议,再次因泰方要求推迟。自9月16日双方首次在泰国沙缴府举行会议以来,这已经是该会议第二次延期。会议原计划就打击跨境网络诈骗与人口贩运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如今却屡次难产,反映出柬泰两国在联合执法上的深层矛盾与复杂博弈。
这次会议最初源于9月10日柬埔寨国公省召开的柬泰边境总委员会(GBC)第一次特别会议。会上双方承诺组建“混合工作组”,共同打击边境地区日益猖獗的电诈与人口贩运犯罪。会后不久,9月16日柬泰两国警方高层在沙缴府召开第一次正式会议,双方初步拟定联合行动计划,泰方还向柬方递交了一份涉及数十个位于柬境内的网络诈骗园区清单,要求柬方予以配合查处。
按照原定安排,双方应于10天后,即9月26日再次会晤,确认最终的打击部署。然而,就在会前一天,泰国警方突然采取单方面行动。9月25日,泰国皇家警察总监塔猜率团,携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越南、阿联酋及多国执法代表在内的国际观察团,前往泰国尖竹汶府边境地区,远距离“围观”柬方拜林省境内的诈骗园区,并当众表示“泰国不是诈骗基地,问题在柬埔寨”。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柬方强烈不满。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当晚回应称,对泰国单方面行动“深感失望”。柬方同时指责,泰方提供的情报过于粗略,仅有部分图片与谷歌地图坐标,缺乏可用于司法行动的确凿证据。柬警方强调,任何执法必须建立在完整证据链的基础上,否则将违反柬埔寨法律。由于双方在情报共享和行动标准上分歧严重,合作计划再度陷入僵局。
进入10月后,柬方宣布会议将在马德望省重启,但再次被泰方推迟。与此同时,外部政治压力也在增加。本月底,第47届东盟峰会将在马来西亚召开,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有意出席,并希望推动柬泰签署和平协议。然而泰国方面对此并未积极响应。泰国总理与外长最近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只有柬埔寨“彻底清除边境诈骗园区”,两国的和平谈判才有可能继续。
事实上,柬泰边境紧张局势已持续数月。起初源自领土纠纷,如今“电诈园区”成了新的焦点。泰方认为,柬方未能有效打击诈骗集团,致使大量泰国民众受害;而柬方则反驳称,泰方的证据不足,无法直接指向具体犯罪行为。柬埔寨坚持“依法办事”,要求泰方补充完整证据链。
有分析指出,柬方可接受“点式打击”,即针对具体案件精准执法,但拒绝泰国提出的“大范围同时行动”。柬方担心这种“扫射式打击”既破坏经济,又可能误伤无辜企业。换句话说,柬方认为不能“看到几栋楼、几百个年轻人上网办公”就认定那是诈骗园区,必须有明确的受害人证据与资金流向。
特朗普未能获得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可能已减少其继续介入柬泰调停的兴趣。然而,两国边境地区的紧张并未缓解。与其他国家缓慢的跨国执法协作相比,泰国的高压姿态让柬埔寨倍感压力。当前形势下,柬泰双方仍需在法律与政治之间寻找平衡。打击跨境诈骗的进程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继续对话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