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總統小馬科斯已下令所有相關政府機構為東納卯省及鄰近省份的地震災民提供全天候援助。
總統通訊辦公室代理部長吳迷斯(Dave Gomez)于10月11日週六表示,週五在東納卯省發生規模7.4級強震後,小馬科斯要求確保所有流離失所者的安全。
吳迷斯在聲明中表示:“總統最關切的是地震災區民眾的安全與福祉。”
他補充說明:“根據總統指示,所有相關前線機構均受命全天候執行救援與賑災工作。”
規模7.4級的海底地震于週五上午9時43分襲擊東納卯省馬奈市,隨後在晚間7時12分發生規模6.8級的餘震。
國家減災風險管理署于週六通報,此次地震造成8人死亡,11人受傷。
小馬科斯還指示國家減災風險管理署,民防處,菲武裝部隊,菲海岸警衛隊及所有相關機構執行沿海地區撤離,啟動緊急通訊線路,並確保與地方政府密切協調。
社會福利部已向災區調派家庭食品包及其他必要物資。
與此同時,公造部正對道路,橋樑及其他基礎設施進行安全評估,以確保居民安全並促進進入偏遠地區的交通。
本報訊:在本週五經歷強震的東納卯省已宣佈進入災難狀態。
東納卯省省長達揚希朗(Nelson Dayanghirang)向ABS-CBN新聞表示,儘管部分市鎮已宣佈災難狀態,仍有地區尚未完成宣告程序。
他說明:“在等待各地決議與宣告期間,我們已先行宣佈東納卯省進入災難狀態。事實上所有區域皆受影響。”
截至週六上午8時,雙主震型地震已波及逾66000戶家庭,其中100餘戶房屋全毀,500餘戶受損。
省長于10月11日週六與內閣部長會晤後表示,中央政府正全力確保該省獲得全面援助。
公造部長迪順(Vince Dizon),社會福利部長張僑倫(Rex Gatchalian)及教育部長洪雅拉(Sonny Angara)三位內閣首長,上午與達揚希朗會面並勘察多處地震災區。
嚴重損毀
在視察馬奈地區醫院後,迪順部長立即表示該醫院因震災受損嚴重已不適用。
他說明:“建築結構嚴重損毀,我們無法繼續使用該醫院。醫院需要大規模修繕工程。由于所有建築現在皆無法使用,我們必須架設臨時醫療帳篷。”
醫護人員與病患共同面臨的挑戰包括缺乏飲用水——這是醫療機構極關鍵資源。因為醫院建築無法使用,廁所短缺更使問題加劇。
當被問及病患如何解決如廁需求時,凱倫。蔡醫師(Karen Chua)表示:“只要哪裡能如廁就在哪裡解決。”
她補充說明尚需安全水源,食物與電力供應。
“我們直接暴露在自然環境中。有流浪動物,高溫,有時還會降雨。對我們而言確實艱困。”
省政府已下令在醫院園區設置流動廁所。達揚希朗表示,週一前將把病患轉移至超級衛生中心。
“我們將重新籌措資金,設法重建馬奈地區醫院。”
迪順指出,與所有醫療機構相同,受損部分必須立即搶修。
迪順表示:“我們將盡快啟動修復工程。或許未來數週內展開。但需先評估建築是可修復抑或必須全面拆除,因為結構損壞程度非常嚴重。”
政府準備就緒
社會福利部長張僑倫向災區居民保證,政府正全力確保民眾獲得所需援助,並強調救濟物資分裝屬持續性工作,非僅限在災難發生後才進行。
張僑倫表示:“全年365天,我們持續進行分裝作業。在此事件發生前,全國已儲備近250萬份家庭食品包。即使需同時應對宿務,倫布倫,岷多洛等地的災情,各區域辦公室仍能充分應對。”
他已與省政府協調,以確認符合緊急現金轉移計劃資格的受惠人士,該計劃將協助重建受損家園。
“啟動經濟援助對災民重建至關重要。我們深知儘管紅十字會與社會福利部致力提升帳篷城市或避難中心的舒適度,但返回自家安居終究不同。”
受損校舍
教育部長洪雅拉(Sonny Angara)表示,在馬奈市逾100所學校中,至少38所已完全損毀。他說,在此類情況下將動用快速應變資金,使公造部能立即展開修復工程。
地震過後,學校將“在學童返校安全無虞前”全面停課。
洪雅拉表示:“我們已向孩童發放教育物資包。另備有需兩週架設臨時學習空間,正評估能否將此全面引入。”
東納卯省居民坦承持續生活在恐懼中,部分民眾因地震不可預測性而無法安眠。儘管如此,他們表示將堅持前行,並堅信未來日子將漸趨平靜與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