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冷冷冷到发抖也要“秋冻”吗?这6类人群千万“冻不得”,现在知道还不晚!
2025-10-10 20:03
环球报
304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两天,北方多地迎来强降雨

并遭遇“断崖式”降温

不少人直呼“仿佛一夜入冬”

这种初冬般的湿冷天气

“春捂秋冻”还管用吗?

“秋冻”要注意哪些事儿?

一文了解↓

01

“秋冻”≠“挨冻”

这4个部位不能“冻着”

“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刚开始下降时,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物,让人体更能适应季节变化以提高免疫力。但“秋冻”并不意味着盲目“挨冻”,以下这些部位不适合“秋冻”,需要做好保暖。

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双脚

脚部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02

科学“秋冻”有条件

这6类人不适合“秋冻”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青壮年、体质较好的老年人等健康人群可以适当进行,但以下这6类人“秋冻”可能会诱发疾病。

慢性胃病患者

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有慢性胃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呼吸道疾病患者

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

关节炎患者

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疼痛,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等。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虚寒体质的女性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朋友,秋季一定要注意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

03

科学增添衣服

学会“洋葱式”穿衣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降温,如何科学增添衣服呢?不妨试试“洋葱式”穿衣法,将外层、中层、内层的衣物“叠穿”,每层都选取方便穿脱的衣物,随时根据温度和环境进行增减。

内层:排汗功能好的衣服;

中层:毛衣、绒衫等保暖性强的衣服;

外层:防水、防风等材质的衣服。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生活圈》、央视新闻客户端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