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解局】7页A4纸,避谈“加害责任”,石破茂卸任前的“个人见解”说了啥?
2025-10-10 19:25
环球报
578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徐可越】10日傍晚,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了战后80年“个人见解”。《日本经济新闻》10 日报道称,石破茂的“个人见解”全文为7页A4纸,大约6000字,从政府与议会体制入手,分析日本走向鲁莽战争的原因,明确表示“继承过往首相谈话的历史认知立场”。

受访专家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破茂“个人见解”的意义在于对战前日本政治和体制缺陷进行深入反思,这在某种程度上指向当前日本国内蔓延的历史修正主义,也可以看做是对高市早苗所代表的右翼保守势力的一种委婉警告。但对于严重缺乏正确全面历史认知的日本社会而言,石破茂发出的警告实际作用有限,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社会扭曲的历史观和修正主义思想。

是个人夙愿,也是对党内制约的正面回应

根据日媒发布的石破茂“个人见解”全文,其在开篇即表明“此前在战后50年、60年、70年的节点,均发布了内阁总理大臣谈话,关于历史认知,我也继承了历代内阁的立场”。石破茂称,过去三次谈话中,对于“为何未能避免那场战争”的问题触及不多。其以“国内政治体系为何未能遏制战争”为核心,剖析了当时日本在宪法、政府、议会、媒体以及信息收集分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称“战前的日本,缺乏将政治与军事适当整合的机制”,“统帅权”的含义逐渐被扩大解释,而“原本应承担对军队统制职能的议会,也逐渐丧失了其功能”。

石破茂称,政治家必须具备不向无责任的民粹主义屈服、不随波逐流的尊严与责任感。为防止政府做出错误判断,议会和媒体应发挥制衡作用。他表示,“我们必须始终在历史面前保持谦逊,将教训深刻铭记于心。”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自1995年“村山谈话”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在“逢十”周年发表历史问题谈话已成为惯例。日本政府曾在战后50年、60年、70年之际,通过内阁决议发表首相谈话。石破茂原本希望同样以内阁形式发表谈话,但受到党内保守势力的强烈制约未能实现,对此“心有不甘”。因此即便改用“个人见解”的形式,也要发出声音,此举既可视为其个人夙愿,也可视为其对党内制约的正面回应。

“与此同时,石破茂也试图以这种方式留下历史印记和政治遗产。”笪志刚称,“通过发表‘个人见解’,石破茂既能在日本宪政史和政党史上留下印记,也借此向外界展示其作为政治家对历史认知的客观态度。更重要的是,他旨在警示日本社会:如果不认真审视历史问题,未来可能重蹈覆辙。这也是他在与党内及社会保守势力的博弈中,为自己留下的思想记录,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破茂以“个人见解”的形式,深入全面阐释日本为什么会走向战争以及政治权力未能阻止战争的内在机制,这在战后日本首相中是首次,这也是他坚持要发表这次感想的理由所在。尽管迄今日本首相发表的三次“战后谈话”中不同程度包含对历史的反省,但石破茂的重点在于对战争“形成过程”的反思,侧重剖析“政治的失职”和“军方的暴走”等内部原因,这种讨论角度上是之前的政治领导人层面没有过的。

项昊宇称,在当前的日本政治生态中,石破茂作出这番谈话,需要政治勇气,还是应当予以肯定。他的讲话聚焦日本为何走上战争道路,也借古讽今,委婉批评了当前日本国内有所蔓延的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风潮。

自民党内“保守回归”趋势下的路线分歧

据《产经新闻》报道,尽管石破茂以“个人见解”的形式发布内容,但自民党内对其表态的反对声浪强烈,部分人士要求“搁置见解发布”。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明确表示反对称,“战后70年谈话已是最佳版本,无需新的表态。”《产经新闻》评论认为,这一立场凸显出自民党内部在“保守回归”的趋势下,对历史认知议题的路线分歧。

日本《每日新闻》10日也称,自民党在总裁选举中选出了保守色彩浓厚的高市早苗为新总裁。在“保守回归”趋势日益明显的自民党内,对首相“个人见解”的否定声音逐渐增强。

对此,项昊宇分析认为,自民党内围绕石破茂“个人见解”的尖锐分歧,深刻反映了自民党乃至日本国内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深层裂痕,以及日本政界不同政治路线间的激烈斗争。这种裂痕的核心在于以为高市早苗为代表的右翼保守势力秉持修正主义的二战史观,主张日本应停止“道歉外交”,旨在恢复日本的国家名誉和民族自尊,借此服务于推动修宪强军议程。而以石破茂为代表的稳健务实路线则倾向于在继承历史反省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日本为何陷入战争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来防止战争悲剧重演。

项昊宇称,石破茂采用这种形式既能表达其对战争根源和当前日本政治危险性的反思,又策略性地避免了与党内保守势力在“历史认识”核心措辞上的直接冲突,从而得以在历史问题上划清温和理性路线与高市早苗等保守派的修正主义路线之间的界限,并为自己留下独特的、专注于历史反思的政治遗产。

他表示,石破茂“个人见解”的意义在于对战前日本政治和体制缺陷进行深入反思,这在某种程度上指向当前日本国内蔓延的历史修正主义,也可以看做是对高市早苗所代表的右翼保守势力的一种委婉警告。但对于严重缺乏正确全面历史认知的日本社会而言,石破茂发出的警告实际作用有限,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社会扭曲的历史观和修正主义思想。

石破茂“个人见解”中的局限性

日本共同社称,石破茂在“个人见解”中强调“必须把历史教训铭刻于心”。他主张称,通过每个国民对先前的大战与和平的方式进行主动思考,和平国家的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及历史认知问题时,石破茂仅表明“继承历代内阁立场”,日本TBS电视台称其“回避了直接提及战争责任”。

“我们必须注意到石破茂‘个人见解’中的局限性。”笪志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的讲话提出了值得重新思考的方向,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回避了日本的加害责任和侵略本质,这无疑是一个深刻的遗憾。从石破茂此前在联大演讲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同样回避了‘侵略’‘道歉’等关键表述,未直面日本在战争中的加害者责任,因此很难期望其会就日本的侵略历史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恳道歉。”

项昊宇在采访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称,石破茂本质上还是保守派政治家,他的历史认识也有其局限性。他的“个人见解”回避了“历史认识”和“战争责任”等直接措辞,而集中于“军政关系”和“战争机制”的反思,这种处理方式,既是他个人认知局限性的体现,也是为了避免可能引发强烈争议,影响到这份谈话的分量和效果。这种做法短期内或许能避免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弹,并为日本政治留出一定缓冲空间,但从长远来看,无助于真正改善与中韩等邻国的关系。

项昊宇进一步分析称,石破茂没有明确对日本侵略历史进行直接道歉,仅笼统表示继承迄今首相谈话中的反向和道歉表态,实际上还是回避了日本的“加害责任”,是对历史问题缺乏彻底反思的表现,这没有满足亚洲邻国的期待,也注定日本在历史问题上难以获得邻国的充分信任。中方会继续敦促日本政府和政治家正视侵略历史,深刻反省加害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