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美媒刊文:美企“要求员工坐班计划”遇阻
2025-9-25 07:30
环球报
457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1日文章,原题:“让员工坐班”计划进展不利  从微软到派拉蒙、再到NBC环球等大型公司,都在试图提高员工到办公室坐班的出勤率,但这一设想的执行却不尽如人意。尽管公司高层陆续推出更严格的规定,美国职场的整体到岗率几乎没有明显提升,不仅员工没有积极性,部分管理者自己也不愿坐班。

工位不足、停车位紧张

从企业视角看来,推动员工返岗已成为趋势。《纽约时报》要求评论和新闻部门的员工从11月起必须每周至少到岗四天,微软则计划从明年2月起要求部分办公室的员工每周三天到岗。派拉蒙和NBC环球媒体公司的做法更为强硬,前者要求纽约和洛杉矶的员工从明年起必须全职到岗,否则接受“买断”,后者也明确规定无法到岗者可申请“自愿离职补助”。今年以来,亚马逊、戴尔和摩根大通等大型企业也都不同程度缩减远程办公。根据职场智库“前进工作”的统计,企业对员工坐班的要求相比去年初增加了12%。

但在现实执行时,美国员工依旧有约1/4的时间在家办公,与2023年的数据几乎持平。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布卢姆认为,这一情况可能会长期存在。公司高层的态度也并不统一,部分管理者担心严格执行规定会逼走核心人才。一家咨询公司今夏一项覆盖1500名全职员工的调查显示,近半数高层管理人员愿意为了居家办公而接受降薪。

除了员工抗拒,企业在后勤保障上也暴露出问题。亚马逊在要求数十万员工全职返岗后,出现工位不足、停车位紧张以及会议室短缺等情况,不得不在休斯敦和纽约等地做出调整。戴尔也遇到了类似困难。即便如此,亚马逊方面仍强调大多数员工已经回到办公室并拥有固定工位。

部分公司温和处理

与之相比,一些公司选择较为温和的过渡策略。一家电击枪制造商要求新员工从下个月开始每周四天到岗,但允许老员工继续保持混合或远程工作模式。公司总裁伊斯纳认为,强迫已经定居在其他州的员工搬家并不公平。不过,他同时承认,12%的员工流失率下,公司最终会逐渐过渡到以坐班为主的办公方式。

与此同时,在部分企业中返岗政策被怀疑带有“变相裁员”意图。前谷歌高管、“前进工作”负责人布莱恩·埃利奥特认为,一些公司在进行裁员计划时往往会故意加码返岗坐班的要求。美联储8月发布的经济报告也提到,部分雇主正利用返岗政策来推动人员自然流失。布卢姆则直言,这是一种低成本削减人手的方法,但缺点是公司无法决定具体哪些人会离职。

更影响坐班政策落地的是,企业对这一政策的执行力度并不够大。多数公司并未通过门禁刷卡、网络连接或请假记录等方式来严格甄别缺勤者。只有当员工缺席超过应到天数的一半时,人力资源部门才会深入调查。这种管理宽松的情况也进一步削弱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多重因素影响效果

公司是否实行坐班政策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纽约市,摩根大通、高盛等银行强力推动全职员工返岗,使得地铁客流量达到疫情暴发后的最高水平。今年7月的手机信号数据显示,该市人流量首次超过2019 年水平。然而从全美范围看,8 月办公室到岗量仍比2019年低 1/3。整体而言,大公司的强制返岗要求更引人关注,但多数中小企业仍将远程办公作为日常灵活选项,体现出规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商业地产服务公司CBRE的调查显示,到岗频率与遵守度之间存在明显关系:如果仅要求员工每周一天到岗,基本能达到近乎完美的遵守率;但当要求提高到每周三天或以上时,遵守率就会跌到75%以下。尽管比一年前的不足2/3有所上升,但这种情况仍显示出员工对这一政策存在着普遍的抵触情绪。(作者西奥·弗朗西斯,徐铉译)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