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机器人运动员在“冰丝带”同场比拼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精彩瞬间(新时代画卷)
国家速滑馆西南侧的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灯光明亮,5V5足球比赛在此举行。
吴 凡摄(人民视觉)
5V5足球比赛现场,人形机器人展开比拼。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跳高决赛中,星动纪元人形机器人星动L7纵身一跃,以95.641厘米的成绩夺冠。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自由搏击比赛现场。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备受瞩目的100米“飞人大战”决赛在8月17日下午开赛,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右二)以21.50秒的成绩斩获金牌。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在100米障碍赛决赛,高羿科技队的宇树G1人形机器人以33.71秒的成绩夺冠。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群体舞蹈项目中,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代表队以精彩表演夺得金牌。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蓝虫具身机器人亮相酒店场景清洁服务技能比赛。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开幕式上,伴随主题曲《智竞向未来》,参赛队伍与机器人同台欢庆。
翁奇羽摄(影像中国)
关注比赛的现场观众。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开幕式节目表演中,机器人打起太极拳。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位于北京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本次运动会由北京市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队伍、500余名机器人运动员参赛,上演了一场以“智竞向未来”为主题的科技盛宴。
人形机器人在26个赛项里展开角逐,其中竞技赛包括100米、跳高、5V5足球等,表演赛包括群体舞蹈、自由体操等,场景赛包括酒店场景、医院场景等,外围赛包括自由搏击、乒乓球等。95.641厘米,人形机器人星动L7拿下跳高金牌;33.71秒,宇树G1人形机器人在100米障碍赛夺冠;全程自主控制,5V5足球比赛点燃全场气氛……拼尽全力、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在机器人运动员身上得到彰显。
竞技比拼之外,还有科技与文化、生活的交融。开幕式上,戏曲机器人携手小演员唱响《穆桂英挂帅》;群体舞蹈比赛中,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联队演绎《秦俑魂》;场边机器人营地,人们与萌宠机器人合影,喝上一杯机器人调制的咖啡,满是欢声笑语。
赛场上,跃动着青春,也描摹着未来。此次运动会,赛队工程师平均年龄26岁,最小的仅14岁,共有来自70所学校的192支队伍获得参赛资格,其中包括3支中学生队伍。正如一名参赛学生所说:“参与即成功,每一次跌倒与站起,都是宝贵经验。”
创新无止境,探索不停歇。几天时间里,人们见证的不仅是487场赛事,更看到了机器人科技的最新成果。这场运动会,将成为又一个火种,为“智竞向未来”开启新的征程。
(本报记者 王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