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贸易协议争议不断,成本转嫁抛向美国,欧洲车企集体盘点关税重创
2025-8-1 07:03
环球报
882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向欧洲汽车业,昔日风光无限的德系豪华车企正集体陷入利润暴跌的寒冬。最新财务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奥迪等欧洲汽车巨头上半年业绩遭遇断崖式下跌,这场由美国单边主义引发的贸易风暴,已让欧洲制造业感受到沉重影响。尽管美国同欧盟已于7月27日达成贸易协议,但包括汽车行业在内,欧洲多个商业组织的领袖谴责这项新协议对欧盟经济造成的损害。据路透社7月31日报道,包括保时捷和阿斯顿·马丁在内的部分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已上调了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这可能为其他大品牌的效仿铺平道路,欧洲汽车公司开始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利润断崖下跌,关税成推手

7月31日,德国宝马汽车集团公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77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降29%。英国《卫报》此前援引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最新声明称,由美国发起的高关税政策将使公司损失3.62亿欧元。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关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并已对销量造成冲击,其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9%。数据还显示,梅赛德斯-奔驰今年上半年利润遭遇腰斩,从去年同期的约61亿欧元骤降至约27亿欧元,今年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9%。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核心汽车业务利润率受关税拖累明显,若无关税影响本可达6.6%,实际仅为5.1%。这迫使梅赛德斯-奔驰下调全年收入预期,预计将“大幅低于”去年的1460亿欧元。

保时捷境况更为惨淡,其7月30日公布的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6月合并净利润骤降71%至7.18亿欧元,尤其是在今年二季度汽车业务营业利润暴跌近91%。仅美国关税一项就造成约4亿欧元的负担。保时捷方面表示,为保护客户利益,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选择“自行承担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兼任保时捷及其母公司大众首席执行官的奥利弗·布鲁姆坦承:“我们离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保时捷应该达到的水平都还很远。”大众旗下奥迪集团2025年上半年的利润重挫37.5%至13亿欧元,其中美国进口关税造成约6亿欧元损失。目前该公司已宣布计划在德国裁员约7500人。

其他欧洲车企同样未能幸免。下辖吉普、雪铁龙等品牌的斯泰兰蒂斯集团预估2025年全年关税支出高达约15亿欧元,其最重要市场北美市场的业绩表现已经逊于欧洲市场。英国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7月31日发布盈利预警,将困境归咎于美国关税及亚洲市场需求疲软,上半年销量同比暴跌25%。尽管雷诺的主要市场收入源自欧洲,但仍下调了全年利润率目标。

对美国市场涨价

对于美欧之间刚刚达成的贸易协议,德国各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德国之声”网站称,德国总理默茨对美欧达成贸易协议表示欢迎,认为此举避免了一场可能重创德国经济及汽车产业的贸易冲突。大众、宝马等德国车企是遭受美国现行27.5%汽车及部件进口关税打击最严重的企业之一。但德国《南德意志报》认为,欧盟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妥协达成的关税协议对欧洲汽车产业来说依然是痛苦的。美国政府将对来自欧盟的进口产品征收15%的关税,虽然税率低于近几个月对汽车行业征收的27.5%,但远高于此前的税率。德国汽车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则明确对美欧达成贸易协议表示了批评,称其将每年给欧洲汽车制造商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令它们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负担更加沉重。

北美市场是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根据欧洲汽车协会的计算,超过20%的欧洲汽车出口方向是美国市场。美国加征关税对欧洲车企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尽管德国大众集团在美国生产Atlas和ID.4电动汽车等车型,但它很可能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欧洲车企之一。大众旗下的奥迪和保时捷在美国没有自己的工厂,全部由欧洲或墨西哥生产汽车并出口到美国,而美国对墨西哥汽车进口关税也高达15%。

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在美国南部拥有工厂,但这两家德国豪华车企并非在美国生产所有在美销售的车型。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只在亚拉巴马州生产GLS等SUV车型,而宝马在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工厂主要生产大型SUV。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等欧洲跑车品牌在美国没有生产基地,在此销售的所有车辆均为进口。

尽管有分析认为,能够负担起豪华车品牌的消费者可能并不在乎关税带来的产品价格上调,但汽车行业及其供应商的价值链错综复杂,且包含多国。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将反映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根据美国交通部的分析,在美国组装的汽车远非100%“美国制造”。宝马在南卡罗来纳州工厂组装的汽车零部件中,只有约30%来自美国。根据美国关税政策中关于零部件产地的要求,它们将被征收关税。

奥迪首席财务官于尔根·里特斯伯格本周在发布公司财务数据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评估美欧贸易协议的影响。他并未排除在美国市场涨价的可能性。据一些报道称,奥迪正在考虑在美国建厂。此外,大众核心品牌的一位发言人也表示,集团正在讨论“未来在北美生产更多车型”。不过,目前奥迪尚未就此作出最终决定。

根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7月31日的报道,斯泰兰蒂斯高层也在考虑上调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报道还援引美国汽车市场专家的分析称,预计在2026年,华盛顿加征的关税将令在美国销售的部分车型价格上涨4%至8%。

挑战也来自中国

当欧洲车企为15%的关税而感到焦虑之际,来自中国的对手也令它们感受到了压力。中国新能源车正在东南亚、中东市场势如破竹。与此同时,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近期报告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

德国汽车管理中心专家指出,中国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和本土供应链,正加速抢占高端市场。德国波鸿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汽车专家费迪南德·杜登霍夫认为,主要原因是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在中国消费者中不受欢迎。他表示:“这些来自德国的汽车价格过高,数字化程度也不够。美国关税以及中国针对进口汽车实施新的征税政策加剧了这一问题。”

近日,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扩大征收范围,从售价130万元下调至售价90万元,从燃油小汽车扩大至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的小汽车,新能源汽车也被纳入。杜登霍夫表示,受这一新规影响最大的正是德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占优势的车型。

德国贝尔吉施格拉德巴赫汽车管理中心的汽车专家布拉泽尔表示,对于德国车企而言,形势已变得更加严峻。多年来,他一直在观察中国本土制造商如何向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发起冲击。这些制造商不仅更具创新性,而且价格更低。德国企业需要努力提升产品的吸引力,需要比竞争对手更具创新性。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