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补齐这些短板
2025-7-31 13:48
环球报
731

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进一步方便百姓就医。如何能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设施水平,改善看病就医条件。三级医院要帮扶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要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乡镇一级,由上级医院派驻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技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近两年,中央财政投入近9亿元,为中西部地区更新升级乡镇卫生院的医用设备。超过9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占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诊疗服务量以及绝大多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城乡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 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各地都在探索实践。四川、湖南等地,在距离县城较远、服务人口较多、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建设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承担起部分县级医院的职能,让常见病、多发病在乡镇解决。

“十四五”期间,四川共规划建设40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仁寿县目前已规划建设7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配备CT、彩超、DR等医疗设备180余台。县级医院先后下派30多名专家到次中心坐诊、带教。富加镇78岁居民杨金容,股骨头坏死,在家门口的镇卫生院就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医药费比在县医院节约30%左右。

富加镇卫生院距离县城18公里,辐射周边4个乡镇20万人。以前居民看大病、做手术都得去县城。2022年,富加镇卫生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成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开设儿科、神经心血管内科、血液透析等10多个科室。

仁寿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富加镇卫生院党总支书记 曾艳东:我们每年有1.7万左右的住院人次,其中接近1.2万人次是辐射了其他乡镇。

湖南从2023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着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湖南省首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湘乡市棋梓镇中心卫生院,去年9月成立胸痛救治单元,增加CT机、AED除颤仪等仪器设备,承担急救出诊、现场处置、转运等功能,满足周边10多万群众急诊急救需求。

政策待遇倾斜 多举措推动医务人员到基层

人才短缺是基层医院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重庆、浙江等地采取“县聘乡用”、建立“人才池”等多种措施,推动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重庆自2021年开始,实施“县聘乡用”改革,先后下派3000多名区、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在永川区朱沱镇卫生院,正在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医生闵晓虹,来自永川区人民医院肾内科。

朱沱镇卫生院原来做不了血液透析,闵晓虹和她的同事们帮忙建起了血透室。患者马淮利患尿毒症11年了,以前每周都要到永川区人民医院去透析三次,每次来回要四五个小时车程。

患者 马淮利:以前,车费每个月就要多花几百块钱。现在真的好,医生的技术也可以,跟区医院没啥区别。

以前,由于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差,很多医生不愿意到卫生院工作。为此,重庆明确要求区、县公立医院按照每年新招医生数量的80%,选派骨干医生到基层工作至少一年。

为改善基层看病就医条件,重庆设立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以及发放绩效工资等。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 侯莹:这个绩效工资是由我们区县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基层出具的结果考核后发放,发放的渠道是从“资金池”支付。派员医院只出人不出钱,也形成了医院愿意派、医生愿意下、基层愿意接的一个良好局面。

为破解乡镇医院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浙江省东阳市在县域医共体内建立“人才池”,将原本由各基层单位独立招人改为全市“统招共用”。新入职员工的编制、户籍统一放在城区,工作在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区和城区轮转。三单乡卫生院护士肖碧峰是通过“人才池”政策招聘的首批员工。

东阳市三单乡卫生院护士 肖碧峰: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在山区上班的人,绩效向我们倾斜,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优先考虑我们。

东阳市规定,在山区或半山区工作,前5年每月发放补贴400元;满5年,每月发放补贴800元。东阳市为“人才池”员工在城区安排了200多套公寓,免费开通5条通勤线路。截至目前,东阳市共计324名新招职工进入“人才池”。

让群众在家门口放心看病 哪些短板需补齐?

截至2024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达到104万个,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7.9%。但与此同时,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量占比却从2009年的61.8%下降到了2024年的51.7%。这是什么原因呢?基层医疗还有哪些短板、弱项需要补齐?

专家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量占比下降,是因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专业人才匮乏、设备技术落后;在分级诊疗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转诊”的机制,医保报销以住院费用为主,患者在基层就诊的门诊费用报销额度有限。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刘远立:我国有1.4亿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人群2.5亿,这些疾病根本不需要去大医院,但是老百姓为什么不就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呢?主要还是信不过,觉得能力比较弱。所以今年4月份,一共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布局的指导性意见,核心就是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方便百姓就医的一项制度创新。专家认为,要让这项制度落地见效,需要调动基层医生的积极性,丰富签约服务的内涵,提升签约服务的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刘远立:现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还比较单一,今后可以考虑让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发挥平台的作用。在这个平台上有政府编内的医务人员,也有退休的兼职专家,都可以组成若干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可以有不同的服务包,也可以差别收费,这样增加了老百姓的选择,基层服务机构也有动力和压力去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服务。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郑轶 张爽)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