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菲律宾众议院两名少数党议员于7月30日联合提交了一项引发广泛关注的法案,提议将全国最低工资统一上调至每日1200比索,同时彻底废除现行的“地区工资委员会”制度。该动议一出,立即在商界尤其是雇用大量基层劳工的外资企业中引发热议与担忧。
这项名为第2599号众议院法案的提案由众议员安东尼奥·蒂尼奥(Antonio Tinio)与蕾妮·科(Raoul Manuel)发起,主张修改《劳动法》,设立“国家工资与生产力委员会”(National Wage and Productivity Commission),全面接管现有的地区工资权力。
两位议员指出,每日1200比索的工资标准并非拍脑袋决定,而是参考菲律宾智库“IBON基金会”对五口之家体面生活所需生活费的测算结果。他们强调,最低工资应能确保工人及家庭拥有“有尊严的生活”,不只是“勉强糊口”。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法案设定了极为严格的惩罚机制:
• 未支付或不足额支付最低工资的雇主将被处以2.5万至10万比索罚款;
• 须支付所拖欠工资未支付天数的赔偿金;
• 每位员工可再索赔5万比索精神损害赔偿;
• 拖欠的福利金将按双倍补缴;
• 严重违法者还将面临3至5年监禁,甚至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此举令不少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中小企业、餐饮、制造业等感到压力巨大。尤其在部分华人企业主圈层中,“执照吊销”“坐牢”等关键词引发焦虑,不少人担心一旦法案通过,企业用人成本将大幅上升。
两位议员批评现有“地区工资委员会”制度自1989年起便落伍过时,长期应对物价上涨反应迟缓,加剧了地区工资不平等。他们指出,同一岗位在不同地区工资差异巨大,构成“结构性剥削”。
以马尼拉为例,目前非农业最低工资为695比索/天,但在偏远省份甚至不足400比索,难以应对日益飙升的物价。据议员引用数据,自1989年以来,工人工资平均上涨了381比索,但大米涨了7倍,鱼肉涨了10倍,贫困家庭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该法案也得到了多位少数党议员支持,他们认为“同工同酬”应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取消地区工资委员会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还有议员再度提出早前被否决的最低工资上调200比索法案,显示出工资制度改革已成为国会重要议题。
业内人士认为,若该法案顺利通过,对雇主特别是外资小微企业将形成较大冲击,但对打工族来说或许是一剂久违的强心针。至于能否顺利立法,还需看总统及主流执政党的态度。
菲商界、中国雇主,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