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app近日正式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在航空公司官网、官方app等直销渠道外提供新选择,用户可在单一界面比价多家航司直销机票并进行购买。该平台称,机票价格与服务政策完全由航空公司直接发布和运营,平台承诺“0差价、0捆绑、0套路”,不收取机票代理费,这也让其被一些人称为民航版“12306”。据悉,航旅纵横是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航旅纵横app“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界面)
7月28日,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发布致旅客公告,三大航司均表示已在航旅纵横平台开展机票直销业务。目前,航旅纵横所销售国内客票均直接来自航空公司,价格公开透明、无捆绑销售、与航司规则一致、无大数据杀熟、信息安全保障及行程单金额与支付金额一致。
民航版“12306”上线,体现了哪些趋势?对于机票销售市场影响几何?对此,央视网《锋面》记者连线民航新型智库专家林智杰,进行了解读。
央视网:民航版“12306”的销售模式,可以缓解当前机票销售市场的痛点吗?
林智杰:该功能的推出,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机票销售市场亟待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
首要的就是购票过程中的“套路”问题。目前市场上的购票平台存在大量代理,机票来源较为复杂,有的机票在出售时已经过多层转手。这种情况会导致票价参差不齐,且伴随着各种乱象:有的机票捆绑销售保险等附加产品,有的实际上是积分兑换票,还有所谓的“散充团”“弃程票”等特殊票种。消费者因不知情购买了这类机票,就可能面临“买贵了”“买了没法飞”或者退改签困难等问题。
第二个是行业价格混乱问题。当前机票市场的“内卷”现象部分缘于大型代理或个别平台在销售过程中的“压票压仓”等操作。这些行为扰乱了航空公司的正常定价体系,导致票价波动异常,造成“旅客早买更吃亏”。
民航版“12306”的销售模式,提供了一种打破乱象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稳定机票价格体系,减少恶性竞争是有帮助的。同时,新模式的引入增加了市场竞争维度,有利于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从本质上说,这种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简化销售链条,建立更透明的消费环境。
(“民航官方直销平台”端口进入界面)
央视网:该功能的上线,会冲击现有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OTA)吗?
林智杰:从市场格局来看,新模式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差异化选择,打破了原有几家大型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主导的市场格局,这种变化本质上是对市场现存问题的一种回应。但要真正改变行业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新变化的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到成功不会一蹴而就。
我认为,该模式在短期内不会对现有在线旅游服务平台造成严重冲击。
现有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在服务体验和产品丰富度上仍有明显优势。它们在多年积累的客服体系、技术能力、数据资源、附加服务整合、机票+车票+酒店+门票+租车等全产业链能力,都是新平台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但此次消费者对于民航版“12306”的关注度,可能会促进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作出一些改变,提供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
央视网:消费者期待的“透明化、无套路”购票体验,机票直销模式能获得满足吗?
林智杰:首先,从运营模式上来说,在传统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上,机票销售方主要是各类代理商家,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本身更多的是提供交易平台。而在例如航旅纵横平台上,没有第三方代理参与。这种“自营”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理论上能更好地控制服务质量,相对节省一定的成本。
其次,传统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允许各类代理上传机票,票源复杂;而直接对接航空公司,票源单一可控,可以完全掌握票务信息,能够实现“透明化、无套路”。但是目前航旅纵横平台的“透明化、无套路”,不是来源于其商业模式,而是来源于它的背景。
目前这种销售模式的推出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据观察,虽然这类平台有效避免了捆绑销售等行业乱象,但在实际销售中,平台的票价并非始终保证全渠道最低。因此,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买单,还有待时间检验。
平台仍有不足,要真正满足消费者“物美价廉”的期待,还需要持续改进。
央视网:在改善消费者购票环境方面,机票销售平台未来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林智杰:消费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票价查询准。消费者需要清楚地知道某个航班、某个时间点的准确票价,而不是看到低价点击进去后是高价。
其次是能买到便宜机票。价格始终是消费者最敏感的要素之一。
第三是避免消费套路。如果有附加服务,必须显著提示,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而不是默认勾选或隐藏在复杂流程中。
第四是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当需要退改签或遇到航班延误时,平台能否提供高效、顺畅的服务至关重要。
民航版“12306”的讨论热度,展现出消费者对于透明化、无套路的机票销售的期待,也是向销售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回应消费者的期待,一方面,航司、第三方等机票销售平台需要注重旅客服务体验。在面向普通消费者服务时,特别是机票退改签等售后环节,需要建立专业的客服团队,投入一定的资源。
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可以考虑打通航司间的产品壁垒,实现跨航司的中转衔接、服务打包等。如果能实现全航线网络、全航司的无缝衔接,将极大提升旅客出行便利性。
此外,在价格方面,还需探讨更灵活的定价合作机制,在保持透明的同时增强价格吸引力。最后,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需要为消费者构建更完整的出行生态系统,满足用户的复合需求。
记者:杨绎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