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欧盟要发展对华关系应拿出诚意
2025-7-25 12:21
俄罗斯卫星报
878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欧峰会于7月24日在北京举行,而双方在贸易、俄乌冲突等问题上的分歧仍在持续升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欧盟既要发展对华关系,又不愿拿出诚意。如果只是一味指责和要求中国,却没有任何未来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路线图,那么这次访问是毫无意义的。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7月24日访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并同国务院总理李强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习近平在会见科斯塔和冯德莱恩时,将中欧形容为“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称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同时指出,当前欧洲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中国,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冯德莱恩回应称,“对中国和欧洲来说,承认各自的关切并找到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她表示,双方关系已经到了“转折点”。

然而,虽然此次峰会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但双方在俄乌冲突、贸易等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凸显。有媒体认为,正因如此,中欧领导人会晤原定于两天的议事日程被缩短为一天,部分重要行程也被取消。

就在峰会前不久,7月18日,多次质疑中俄经贸往来的欧盟通过了第18轮对俄制裁,将2家中国银行列入其中。中方称欧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实施制裁,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时就此进行了严正交涉。

冯德莱恩称,中俄关系如今是欧中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她在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作出明确表态,希望中国应响应欧方关切和期望,能够使用其影响力促使俄罗斯“接受停火、坐上谈判桌、开始和谈、结束流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中俄之间的交往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该受第三方的影响。

贸易摩擦一直是困扰中欧关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欧洲反复炒作中国所谓“产能过剩”问题,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还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公共采购招标设限。作为回应,中国对来自欧洲的进口猪肉产品、白兰地以及乳制品等展开反倾销调查,今年7月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开征新关税。

冯德莱恩在出访中国前还表示,欲促使中方松绑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她在华期间称:“我们需要来自中国的可靠和安全的关键原材料供应……我们认可中国在加快关键原材料许可程序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同意建立升级版的出口供应机制”。

另外,在此次中欧峰会期间,冯德莱恩还提出解决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2024年欧盟对华贸易赤字约为3000亿欧元。冯德莱恩说,“必须重新实现双边关系的平衡”,“在这一议题上,我们需要看到进展,因为没有进展的话,欧盟将很难保持目前的开放水平”。但她也表示,“相信双方能够实现互利合作”。习近平则指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应该也完全能够在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

有报道称,原本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被认为有助于中欧拉近贸易关系,但本周展现出的紧张局势却似乎事与愿违。虽然冯德莱恩说,欧盟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跟美国的关系变坏无关,“与中国的关系本身就很有价值”。

在周戎看来,此次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来华,一方面要表达与中国继续发展合作关系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中欧分歧依旧。后者显然与美欧贸易关系也有很强关联,欧盟似乎在通过对华态度强硬,来讨得华盛顿的欢心,让华盛顿感觉到,在针对中国问题上欧盟和美国是一致的。

同时,专家指出,当然,在这一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京会见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双方就关切议题交换意见,首先对中欧关系的发展能够发挥稳定器作用。换言之,中欧峰会或其他会晤机制不断进行,虽然不能解决双方之间的一切问题,但不至于使中欧关系进一步恶化。不过,会晤能够解决多少问题,是另一回事。因为沟通只是为解决问题提供条件,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当前中欧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既迎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在目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中欧举行领导人会晤,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对话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