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成立特别工作组,对特朗普提出的“奥巴马叛国”指控及相关解密情报进行初步评估。此举将近日引人关注的“奥巴马叛国”事件推向了新的政治高潮。
此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7月18日宣布解密部分情报文件,显示奥巴马时期的情报体系“存在政治化运作”。随后,特朗普于7月19日和20日连续在社交媒体发文,直接点名指控奥巴马“叛国”,称“奥巴马滥用权力操控情报系统,伤害美国民主根基”,要求彻查。奥巴马阵营则回应称指控“荒谬且毫无事实依据”,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 强调“通俄门”调查结论已通过跨党派确认,批评特朗普为选举利益制造“虚假叙事”。
随着司法部成立特别工作组介入,这场围绕情报与权力的政治风暴骤然升温。
△据路透社报道,司法部将成立特别工作组,对加巴德解密文件进行评估。
特朗普为何此时掀起“奥巴马叛国”话题?
首先,这与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选战布局密切相关。特朗普需要巩固共和党基层支持,通过强调“深层政府迫害”来重塑其“受害者”形象。攻击民主党象征性人物奥巴马,不仅能转移焦点,也可动摇对手阵营的士气,同时让民主党内部温和派、进步派在防守与切割之间陷入困境,借此放大民主党内部关于如何回应指控的分歧,制造团结裂痕。
其次,这是对过去“通俄门”调查叙事的一次反击。通过重新点燃争议,特朗普意在重写历史话语权,进一步巩固自己“清算旧势力”的政治姿态。
最后,这也是转移国内政策争议的一种手段。近期,特朗普因关税政策、削减支出法案和爱泼斯坦名单等话题,不断承受舆论压力,高调指控奥巴马既能制造新议题,也能转移公众注意。
因此,特朗普此举目的是削弱民主党领袖形象与选战核心叙事。未来,随着司法部调查的推进,这场“叛国风波”或将成为两党博弈与选战动员的新焦点。
特别工作组任务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指控前总统奥巴马“叛国”。
针对“特朗普指控奥巴马叛国”,司法部特别工作组的调查将按既有程序推进,主要包括初步评估、立案与事实调查、大陪审团或特别检察官程序、总结报告几个阶段。
初期的初步评估将持续数周以至数月,对加巴德解密文件、情报备忘录、国会过往听证记录及其他公开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判断是否存在实质违法或滥用情报的迹象。如证据不足,调查可能在评估阶段即被中止。如发现疑点,则进入下一阶段的正式立案调查。
立案与事实调查也将持续数月至半年,司法部将调取奥巴马时期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及情报机构的内部文件,并传唤当时的高官与情报人员作证。因此,FBI(美国联邦调查局)、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机构都可能被要求配合调取内部通讯与记录。特别工作组将结合情报机构和第三方专家的评估结果,形成初步调查结论。
初步调查结论出炉后,如果案件被认定具有刑事调查潜力,则司法部可能任命特别检察官,或启动大陪审团程序,以独立身份收集更多证词与证据。这一阶段通常需要几个月至一年,最终形成总结报告。如果证据不足,将宣布结案。如果证据显示存在违法行为,则可能建议起诉相关人员,或将调查结果提交国会。
“叛国门”调查与“通俄门”调查有何不同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道,加巴德称,最新解密文件显示奥巴马发动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政变”,意在诋毁特朗普。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关于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方面是否存在勾连的指控持续发酵,2017年,时任司法部长任命特别检察官穆勒主导独立刑事调查,重点核查俄罗斯干预选举的事实、特朗普团队与俄方是否存在非法共谋,以及特朗普是否存在妨碍司法行为,这就是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通俄门”调查。
特朗普长期称“通俄门”调查是政治迫害,近日又指控奥巴马政府“制造虚假情报”诬陷自己,意图证明“通俄门是被操控的产物”。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基本事实来发现二者的不同。
就证据基础而言,“通俄门”调查建立在FBI(美国联邦调查局)、CIA(美国中央情报局)、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的跨部门情报分析基础上,获得国会跨党派授权和支持,历时近两年,传唤500多名证人,签发2800多份传票,最终形成一份440多页的翔实报告。而此次调查,主要依据是加巴德公开的部分文件及特朗普的政治言论,可以说,目前证据尚未独立验证,缺乏系统性的跨机构调查成果。
由于证据基础的不同,在目前阶段,两次调查的性质也显出不同。“通俄门”调查是依据司法部授权,由特别检察官穆勒独立进行,具有完整的刑事调查属性。而“叛国门”调查,目前仍处于司法部特别工作组的初步审查阶段,尚未进入正式刑事调查,也就是并未正式立案。
从社会影响看,“通俄门”调查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与党派分裂。民主党推动弹劾程序,而共和党批评该调查是“政治猎巫”,虽未直接指控特朗普,但调查过程对其形象造成了长远影响。此次对特朗普指控奥巴马,共和党及右翼媒体力挺特朗普,强调“深层政府阴谋”, 民主党与自由派媒体则坚称指控缺乏证据,是特朗普的“选战炒作”,美国舆论再度陷入高度对立。
舆论认为,“通俄门”调查与“叛国门”调查在性质和动机上存在根本区别。前者是一项由证据驱动、跨党派支持的独立刑事调查;后者更像是政治叙事和选战策略的延伸。或者说,“叛国门”是特朗普阵营对“通俄门”叙事的反击和逆转。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民主党对加巴德的最新解密文件提出质疑,指责加巴德歪曲情报调查结果。
随着司法部特别工作组的调查推进,这一事件能否走出党派争斗,回归事实与法治,将直接影响美国公众对司法独立和民主制度的信任。
事件走向
可以预见,由于该事件牵涉两党核心人物,司法部调查过程极易被外界视为政治化驱动。即使最终未能起诉任何人,调查过程也会成为选战的舆论战工具。共和党可能持续推动该议题,指责民主党“滥用权力”,而民主党则会批评这是特朗普大搞“政治清算”,最终导致事件调查陷入政治与司法的双重拉扯。
此外,无论调查结论如何,该事件都会对特朗普选战产生助推效应。特朗普可以借此强化“反深层政府”的叙事。即便调查无法得出明确结论,也能借过程制造“自己遭受迫害”的舆论效果,动员核心选民。
同时,这也将考验民主党的防守与危机管理。因为如果司法部调查无法快速平息,奥巴马及民主党高层将承受持续的声誉压力。虽然当前民主党领导人多次否认相关指控,但在选战氛围下,舆论很难做到理性分辨,这将对民主党高层及党内潜在接班人的竞选策略形成掣肘。
若调查进入大陪审团或特别检察官程序,未来则可能引发对情报机构独立性、行政权力边界及司法中立的广泛讨论。这不仅是一次政治攻防,更可能影响美国对情报运作的长期监管框架,在制度层面产生长期影响 。
目前,美国舆论场围绕“奥巴马叛国”指控的对立已经凸显出选战氛围的提前升温。此事件不仅考验美国司法体系的独立性,也再次暴露出两党政治对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深刻撕裂。(央视记者 武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