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總統小馬科斯7月24日呼籲民眾應將思維模式從“災後應對”轉變為“事前預防”,並將此視為新常態。
在計順市亞銀那洛軍營向記者發表談話時,小馬科斯強調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異常,必須建立長期適應機制與快速應變能力。
小馬科斯指出:“我們必須改變思維方式。這已非異常狀況,也不是緊急事件,而是當前常態。根據預測,菲律濱今年將遭遇12至15場颱風。目前已有3個,保守估計至少還有12個即將來襲,因此不該再抱持僥倖心理。”
小馬科斯當天在國家減災風險管理委員會總部召開會議,評估熱帶風暴“丹地”、颱風“艾蒙”及增強的西南季風造成的惡劣天氣影響。
總統表示,部分災區因持續淹水仍無法進入救援。
他說:“遺憾的是我們受制於天氣狀況,有些地區至今仍無法進入。必須等待水位下降,但我們正嘗試透過橡皮艇等工具,向淹水區域運送醫護人員與救災物資,並撤離受困民眾。總之,我們持續執行常規救災工作。”
“半永久性”解決方案
儘管救災工作持續進行中——包括發放食品藥品、道路清障及電力恢復——小馬科斯表示,政府正在為長期問題尋求可持續解決方案。
他解釋:“我們現在必須更多地考慮緩解措施——該如何幫助災民?從長遠來看,我們需要思考適應方案....。.遵循標準作業程序,制定學校應急預案,我們已有大量醫療中心和醫護團隊,清楚該做什麼,但這些安排必須近乎半永久性,因為災害將持續發生。”
他補充:“今年會發生,明年會發生,後年仍會發生。因此,我們必須從這些方面去思考。”
總統也對人滿為患的避難中心的衛生風險表示憂慮。
他表示:“我擔心的另一點是,在避難中心看到由於過度擁擠導致的疾病傳播。只要出現一例病例,就會極速蔓延。我們正確保每個避難中心都配備由中央與地方政府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團隊。”
他又說:“國家政府的工作就是確保醫療物資供應充足。這正是我們當前的工作。”
新常態
總統強調,菲律濱民眾必須接受颱風不再具有季節性或可預測性的事實。
展望未來,他特別指出必須將防災準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制度化。
小馬科斯表示:“我們小時候,很清楚颱風季節何時來臨、哪些地區會淹水。如今情況已完全不同,一切都改變了。我們必須預先規劃颱風來襲時的應對方案,因為颱風必定持續來襲,這是氣候變化的事實。”
小馬科斯進一步說明,菲律濱正持續從每次颱風災害中汲取經驗並改進應對措施。
他指出:“我們正在運用從過往風災中學到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