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财经观察:美国制造业回流遭遇“用工荒”
2025-7-23 07:24
环球报
429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编者的话:把制造业带回美国,把数百万就业机会带回美国——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就重点主张的一项经济政策,而现在,外媒认为其对这一目标更加执着和“疯狂”。美国《纽约时报》在近日的文章中称,美国“赌博式”发动了一场全球贸易战,以为对其他国家商品征税,就能让制造工厂轰轰烈烈地回归美国。但现实情况是,美国工厂现存40万到50万个岗位缺口难以填补,这将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顽固障碍”。那么,美国人对制造业回流看法究竟如何?劳工短缺问题是否将制约美国制造业回流?《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近50万个岗位缺口难以填补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在5月份的一篇报道中称,美国政府一直在以“把制造业带回美国”的名义颠覆全球经济,但在这场将工厂岗位迁回该国国内的运动中,存在一个“有点奇怪”的阻碍:美国制造业企业发现,很难找到合适员工填补现有的空缺岗位。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有近50万个制造业岗位空缺。去年,美国制造业协会和咨询公司德勤对200多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查,超过65%的公司表示,招聘和留住工人是它们面临的首要业务挑战。

《纽约时报》援引专家的话称,如果企业被迫减少对海外制造业的依赖,在美国建设更多工厂,那么制造业劳动力的缺口肯定还会扩大。

“很多美国人认为增加制造业就业对国家有利,但是对个人来说获益不大。”美国卡托研究所2024年开展的一项民调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更多美国人进入制造业工作,那么国家会变得更好。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这些受访者中,只有25%的人认为到工厂工作会让自己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美国人愿意进工厂工作。该调查覆盖了不同阶层、教育程度和种族的人群。

美国《财富》杂志说,美国人对制造业的整体看法与他们对自己从事制造业的看法之间存在脱节。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工人对自己工作的个人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工人。美国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林·格拉博表示,“这些制造业方面的工作可能找不到足够多感兴趣的美国人来填补。”

“美国制造业确实存在明显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张腾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种短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通常在繁忙阶段或满负荷运转时需要相当多的劳动力,但美国没有那么多的人求职;二是美国虽有大量失业人员,但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岗位需要技术熟练和高学历的工人,而这些失业人员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工人。

“从历史上看,传统制造业很难为高学历人才提供很好的职业晋升机会。”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但如今许多制造业岗位实际上渴望高学历人群。

美国制造业协会主席卡罗琳·李表示,制造业中大约一半的空缺岗位至少需要学士学位。但即使剩下的那部分岗位不需要学士学位,制造商们也表示很难填补。

“对制造业的浪漫想象”与现实脱节

面对美国政府宣扬的制造业回流,美国人究竟是如何看待的?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美国学者、普通民众认为,如今美国人更倾向于干轻松的工作。“美国政府希望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还需要面临一个现实挑战,即人们缺乏从事艰苦体力工作的兴趣。人们更倾向于拥有简单或要求不那么高的工作。”美国人金瑞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今在美国,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拥有自己的生意,或者在社交平台上成为一名“网红”或“名人”。

不过,《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和白领阶层不同的是,美国仍有大量低收入群体对制造业持不同看法。美国班塔姆汽车公司董事长刘振华告诉记者,如今还是有非常多的美国人愿意投身制造业,只是没有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约1750万工人(占劳动力11.3%)从事低薪服务行业工作,如食品准备、收银和货架补货。这些工作时薪为13至16美元,而制造业的时薪有些可达18至30美元,“因此也有一部分人希望摆脱低收入工作,进入制造业。并且从心理角度来看,制造业工人因生产实际产品而感到自豪,并通过不断发展的技能提升自身价值,构建职业生涯。”

BI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卡尔·费是美国公民,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根据他的观察,不少美国人会对更多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感到高兴,并热切地申请这些工作。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企业要填补美国政府试图创造的所有制造业岗位可能并非易事,尤其是当下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减少移民数量——而移民传统上填补了美国许多制造业岗位。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今美国的产业工人已经越来越“脸谱化”,在制造业领域从事体力工作的主要是拉丁裔和非法移民群体。

张腾军表示,不愿进厂工作的美国人,主要集中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白人群体,他们认为美国工厂的时薪相对低、工作环境恶劣、福利和保障也不够好,在工厂工作是“不够划算的”。另一个客观事实是,美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转型趋慢,工厂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吸引到优秀劳动力,工厂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也不够高。一些在传统工厂工作的非法移民劳工,也会从事餐饮等兼职工作。

《纽约时报》提到,在牛仔裤制造商Saitex的洛杉矶工厂,大多数工人来自墨西哥、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国。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拉马尔表示,“对制造业的浪漫想象”与美国实际可用的劳动力之间存在差距。“很多人说我们应该在美国多生产服装,但你问问他们,没人愿意坐在工厂里干活,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工厂。”

如何说服年轻人走进工厂

《纽约时报》报道说,在美国,有能力且愿意在工厂车间从事相关工作的蓝领队伍正在萎缩。生产空调等设备的开利集团董事长季岱维表示,“20份职位空缺申请,可能只有一份符合要求。”

如何解决美国制造业缺工问题?NPR相关报道曾提出,一个经典办法是提供更高工资,这可能会促使工人掌握抢手的技能,并加入制造业劳动力大军。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人从事制造业所要求的更高工资,也是许多制造商当初离开美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工资问题引出了一个疑问:制造商,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商,在美国能否盈利并具有全球竞争力?

分析称,如果美国制造商能证明自己比外国竞争对手生产率高得多,也就意味着美国工人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产品,他们就可以支付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和留住美国工人,同时仍然保持全球竞争力。“然而,这是一个很大的‘如果’。近年来,美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放缓。”

张家栋表示,目前美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已经较高,美国的产品想要有竞争力,“工厂必须搬出美国。”如今在美国能够存活的只有像波音这类高附加值产业的公司。

“正因美国在劳动力结构方面的比较优势丧失,才导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但美国政府在将该问题政治化之后,试图强行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导致这种劳动力问题进一步凸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同样认为,返回美国的制造业企业难以盈利,但又不得不忌惮美国政府的“强力”,最终只能将成本转移,导致其自身竞争力下降。

美国制造业协会主席卡罗琳·李提到,美国想要解决制造业劳工短缺问题,还在于“公关”。她说,许多美国人对制造业岗位的实际内容有着过时的观念,想象中的制造业岗位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中描述的那种肮脏、单调且危险的工作。因此,改变美国人对制造业的看法是说服更多年轻人进入该行业的关键。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经济学家戈登·汉森认为,如今工厂里的工作与25年前完全不同,“它要求人们知道如何使用复杂的机器。”而卡罗琳·李说,问题在于,大街上现在很难找到具备维护和修理设备等技能的人,培养这些技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让这些技能适应特定的工厂环境又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许多人士呼吁美国加大投资学徒制教育,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的“回流倡议”组织创始人哈里·莫泽认为,美国的学徒制体系远落后于德国和瑞士等国家。“很明显,让美国制造业强劲复苏,可能不仅仅是征收关税或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工厂这么简单。”NPR报道称,美国需要调整教育体系,以帮助更多美国人获得制造业所需的技能,从而打造一支高效且有能力的劳动力队伍。

美国多位高官近段时间表态要在美国培养一大批制造业工人。今年4月,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美国将会有数百万“拧小螺丝来制造iPhone”的工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被解雇的联邦雇员将能够进入工厂,“为我们提供新制造业所需的劳动力”。

但《财富》杂志称,经济学家和国际贸易专家并不相信这会奏效。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实施了一些关税,研究发现,它们并没有帮助受保护行业迎来就业岗位。

梁怀新向记者表示,如果从美国政府角度看,要解决制造业劳工短缺问题,“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好就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开放和合作思维看待国际贸易格局变迁,将精力放在提升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特定比较优势方面,提升美国劳动者的特定技能,而不是对他国、对跨国企业施压,若不如此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