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从技术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行业,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自身能力发展。然而,中国正积极投入到一系列基础产业的研发中,尤其是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已经能够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世界领先国家竞争。
美国门户网站“今日宇宙”(Universe Today,发布太空探索新闻和信息)发文称,中国将实施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任务成功的话,那这或许能解答人类最深奥的问题之一: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文章还特别指出,将样本带回地球需要完全不同的准备技术水平,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外星将潜在生物活性物质带回地球的国家。
火星并非一直像现在这样寒冷干燥。有研究表明,在火星早期,它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和温暖湿润的气候,这使得微生物生命适合在这出现和进化。“天问三号”任务:一个着陆器着陆火星表面收集样本,与此同时,一个轨道飞行器将在火星轨道上等待取回样本并返回地球。着陆器将深入火星表面两米(6.6英尺)的深度——这是一个关键的深度,因为火星表面持续暴露在辐射和腐蚀性化学物质中,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有机物质。在这一恶劣的地表之下,过去或现在生命的宝贵痕迹可能在数十亿年后依然存在。
此任务的成功首先取决于火星着陆点的选择。寻找这颗红色星球上可能富含必需营养物质的区域及可能留存有微生物活动痕迹的区域至关重要,但殊不知最困难的是如何妥善地将样本运送回地球并进行保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附近建造一个专门的中心,在这一火星样本将在与陆地环境严格隔离的条件下接受全面检测。这些样本将被隔离,直到科学家最终确定它们不含有可能威胁陆地生物圈的活性生物制剂。
文章还写道,天问三号任务建立在中国先前火星探测成功的基础之上。2021年,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并运行火星车(祝融号)的国家。文章最后总结道,这一成就彰显了中国在行星际探索领域日益增强的能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