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日,泰国特别调查局(DSI)突袭曼谷一处涉嫌非法协助外籍劳工续签许可的私企,背后隐藏的“买路钱”潜规则与跨国洗钱问题引发高度关注。调查显示,部分中介通过与柬埔寨官员勾结,以“提供咨询”之名行洗钱、勒索之实,造成外劳与雇主双重受损,整个劳工许可系统正面临严重信任危机。
DSI消费者保护案件处处长兼发言人瓦拉南警少校指出,目前泰国外籍劳工系统虽已导入线上流程,但因语言障碍与庞杂流程,雇主仍需依赖中介处理,大量“灰色操作”因此应运而生。他强调,尤其是在审批涉及政府权限时,“中介”往往与公务人员勾结,利用审批权进行勒索,并利用“人头账户”转移赃款,形成跨国洗钱链条。
据统计,泰国目前注册的外劳约240万人,主要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一旦上述腐败链条贯穿全体劳工人群,预计每年将有高达6000亿泰铢的黑钱在系统内流动,危害不亚于赌博、电诈等重大犯罪。
瓦拉南强调,这类腐败问题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申诉机制薄弱”,外劳若不配合中介要求,常被故意拖延或拒绝续签,形成恶性循环。他呼吁政府加快修法,强化《行政审批便利法》中的审查机制,并开通更多举报与追责渠道,确保不法官员与勾结中介受到法律制裁。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腐败行为已不仅限于金钱索贿,更涉及名誉、职涯与家族清誉的全面崩塌。一旦构成洗钱行为,涉案公务员或将面临刑期、失业、资产冻结等多重惩罚。
本案调查仍在深入推进中,DSI呼吁雇主及外劳警惕非法中介,拒绝付出“额外费用”,共同遏制这场侵蚀泰国劳工体系的“看不见的腐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