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安徽抢抓机遇布局未来产业(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7-13 07:14
环球报
828

海水中的原料,如何点亮万家灯火?

月球上建造基地、供应生活用水,能否就地取材?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想象,在安徽,都能看得真切:

从海水中提取原料,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有望释放出巨量清洁能源;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等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新发明将让月球“生活”更便捷……

行走江淮大地,眼见量子科技、深空探测、聚变能源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群峰竞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科技成果也正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未来产业,何以在安徽这个传统农业大省成形起势?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近日启动总装的BEST装置施工正忙。参照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实现可控核聚变,是大众口中的“人造太阳”,也是许多科学家眼里的“终极能源”。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实现了双向奔赴。”BEST装置建设主体单位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介绍。

在他看来,BEST装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应用场景,零部件数量以百万计。“我们早早布局产业链国产化能力,走通从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路径,在合肥及周边孵化多家核聚变相关企业,部分已经上市。”严建文说。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牵引前沿探索……聚木成林,合肥布局建设的13个大科学装置集群形成独特引力场,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近50家,带动相关未来产业蓬勃发展。

输入一句话,等待片刻,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智象未来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就能“变”出一段画质清晰的视频;高分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科大讯飞开发的智医助理,已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超10亿次人工智能辅诊建议;转动“手臂”,电子眼“环视”工件一圈,只用3分钟,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免编程焊接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焊接……

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人工智能企业从大众日常生活中找需求,以场景为牵引,让创新科技赋能千行百业。围绕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安徽开放“人工智能+”场景机会300余项,引育埃夫特、芯动联科、智象未来等一批细分赛道领军企业,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多年的梅涛又回到合肥创业。作为智象未来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说:“安徽在人才支持、场景开发等方面积极赋能,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芜湖市湾沚区航空小镇,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座低空经济产业之城已拔地而起,不出园区就能造通航飞机。

“今天的市场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满林说,“发动机、复合材料是自研的,航电系统、螺旋桨等关键零部件也能在方圆几公里内找到国产供应商。”

电科飞机是第一家落户航空小镇的整机制造企业,也是“链主”企业,在其带动下,10余年来这里集聚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湾沚区委常委、副区长朱应华介绍,依靠技术自主创新、“链主”企业引领和集群规模效应,园区现已建设成国内最大的中小型飞机和无人机生产基地,通航整机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100%。去年,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营收达463.8亿元。

播良种于沃土。集成电路产业链上,封装基板是连接芯片与外部电路的枢纽。2023年6月,芯聚德科技落户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目前一期月产5000平方米封装基板已供应闪存、固态硬盘等领域。

“48个月完成投资建设并供应市场,这在行业内创造了一项纪录。”芯聚德科技董事长康亮说,“地方政府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对跟时间竞赛、跟技术竞赛的新赛道企业来说,能省去大量沟通成本,同时也能让我们得到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去年发布的《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省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打造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3个1000亿元未来产业。

锚定国家培育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完善场景、金融、人才全要素支持,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经脉,构筑高水平创新生态,一幅未来产业的地图正在江淮大地铺展开来。

(本报记者陈静文参与采写)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