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帆 环球时报记者 张婉诗】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9日在新加坡宣布,菲方已与加拿大就 “访问部队协议” 达成一致,该协议将为两国军队联合演习提供便利,但他未透露具体签署时间。自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菲律宾持续炒作防务合作议题,意图构建所谓的“志同道合国家联盟”对抗中国,不断激化中菲南海争端。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特奥多罗还宣称,菲方正与法国协商类似军事协议,并深化与印度的防务合作。他将这些合作称为菲律宾“强化威慑能力”的举措,甚至妄称中国在南海的 “非法入侵”构成“重大安全关切”。
针对菲律宾试图通过激进强硬政策改变南海现状的行径,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10日在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这场由中国南海研究院与华阳海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南海: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1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机构代表参会,菲律宾、日本、韩国、英国、美国、新西兰、墨西哥、欧盟等十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外交官也应邀出席。与会人士围绕“二战后国际秩序与南海诸岛主权”“政治和法律视角下的南海历史”“南海仲裁案裁决再评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吴士存在发言中强调,中国人民自古经营管辖南海,二战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于1946年完成收复并公告世界。他强调,当前争端的根源是20世纪70年代后菲律宾、越南等国非法侵占部分岛礁,叠加现代海洋法管辖权冲突所致。对于2016年南海仲裁案,吴士存驳斥称,该裁决因仲裁庭越权管辖、构成不公、事实认定错误而完全无效,强调其已成为“破坏南海稳定的定时炸弹”。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越权审理、枉法裁判,所作出的裁决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非法且无效。
与会的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舒立赫法学院名誉院长菲利普·桑德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海仲裁案中对岛礁专属管辖权范围的法律解读闻所未闻,而根据国际法,中国有权排除与陆地领土主权问题相关的管辖权。
菲律宾国际安全研究学会主席隆美尔·班乐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前南海问题确实是中菲紧张局势的焦点,双方分歧集中在领土争端与海洋管辖权上,但南海不应定义两国整体双边关系。” 他认为,重建互信是解决争端的关键,菲现政府向美国看齐的做法只会让问题复杂化,菲方深受美国影响,正被其利用为“与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