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随着网络隐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一起触目惊心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在甘肃宣判。2023年11月,一名男子因通过“翻墙”方式使用Telegram(俗称“飞机”软件),从境外频道下载了超过2万条中国公民个人信息,被依法追责,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法院文件显示,被告张某利用个人电脑,通过技术手段绕过网络封锁,访问境外社交平台Telegram,并在公开频道中下载了名为“身份证信息”、“个人资料包”的电子表格与文件夹,数据共计24,581条。
更令人震惊的是,张某随后再次下载了包含身份证照片的100组文件夹。警方通过比对公安人口信息库数据,随机抽查了1000条,发现姓名与身份证号的准确率竟达100%,显示这些信息极可能为真实泄露数据!
法院最终认定,张某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考虑其认罪态度较好、为初犯且如实供述,予以从轻处罚。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警钟:
翻墙行为不仅涉嫌违法,一旦牵涉敏感数据,将承担刑事责任!
更重要的是,这也暴露出当前网络环境中,公民个人信息正面临被大规模窃取与非法传播的风险。
专家提醒:
• 不要随意在不明网站或应用中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等隐私信息;
• 提高警惕,远离“翻墙”工具获取非法数据行为;
• 一旦发现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应及时向警方或相关平台反馈。
你的信息值钱,但更值命。守住数据边界,别做“隐私黑洞”里的下一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