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美国关税政策未能迫使德国企业进入美国投资,反而加速了其产业向东欧等其他地区转移。德国《商报》日前报道称,德国霍瓦特管理咨询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德国企业未来5年在美国的投资计划不会比目前更多。这一趋势与德国中央银行的初步官方数据一致:2025年春季,德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创历史新低。
霍瓦特管理咨询对1000名德国企业董事会成员和董事总经理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他们未来5年的战略重点。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政策并未引发转变。特朗普希望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附加关税来迫使外国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但是,对德国企业来说,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更像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没有哪家公司会仅仅因为潜在的关税而在美国投资新生产基地,”霍瓦特合伙人索特尔表示。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IW)对外贸易专家苏尔丹也表示:“任何决定进行大笔投资的人都需要可靠性和可预测性。而这两点目前在美国都尚未实现。”IW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分析指出,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的2月和3月,德国企业对美投资的谨慎态度就已显现。这两个月,德企在美投资仅为2.65亿欧元。而2010年至2024年期间,德国企业2月至3月在美的平均投资额为46亿欧元,是前者的18倍。IW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且这种政策每天都在变化。
此前,美国前任总统乔·拜登通过大规模的税收减免措施,为美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领域,德国公司也被此吸引。与之相对,“大而美”法案生效后,美国一旦取消对绿色科技和电动汽车的补贴,这将使得美国在该领域的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削减。
此外,国内市场仍是德国企业投资的“重中之重”。这些企业平均计划将37%的投资预算用于国内市场。但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这一数字已下降两个百分点。此外,超过半数的企业计划未来5年内在德国裁员。
另一方面,德国企业计划将12%的投资预算投向东欧,投向南欧和西欧的投资预算则占13%。这比一年前的调查结果都高出3个百分点。印度和中国则占6%和9%份额。
索特尔表示,“德企发现,东欧作为‘欧洲工作台’,劳动力成本更低、官僚主义更少、地方补贴更多,而且经济文化也更加友好”。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这些国家的小时劳动力成本有时甚至比德国低30%以上。
寻找更便宜生产地以及缩减国内布局的一系列做法,凸显出德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的成本压力。调查中,1000名受访的高管和总经理将“优化成本和收入结构”列为未来5年的最高优先事项。此外,增强供应链韧性以保障危机时期的交付能力在当前贸易战背景下的重要性也大幅提升,“供应链优化”的优先事项从第八位跃升至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