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30泰铢治百病?中国人被泰国医保神话骗惨了!
2025-7-4 14:17
头条新闻
2265

伯乐头条专讯:泰国人只花6块钱就能看病,这句话让不少中国网友艳羡不已,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全民医疗。但真相真的这么美好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项“30泰铢免费看病政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财政危机与医疗困境。

 

“30泰铢医疗制度”起步于2002年,标榜“从出生看到死亡”,每次看病只需象征性缴纳30泰铢(约6元人民币),其余费用由国家承担。听起来确实诱人,但泰国官方也早已划出“红线”——这不是“无限制报销”的医保天堂。

 

首先,以下情况不在免费治疗范围之内:

• 慢性病如牙齿矫正、长期康复等不予报销;

• 犯罪行为导致的受伤不在保障范围;

• 正处于研发阶段的新药、新疗法;

• 高成本药品、罕见病治疗须自费;

• 每日报销额度超标的部分患者需自行承担。

 

换句话说,想“薅医保羊毛”?对不起,有病种天花板。

 

“四大医保制度”划分明显,30泰铢只是底线保障

 

在泰国,医疗体系分为四类:

1. 30泰铢全民医保:为无业或低收入者提供基础医疗保障;

2. 社会保障医保:为缴纳社保的打工族设立;

3. 公务员医疗福利:待遇优厚,几乎全额报销;

4. 商业健康险:自费购买,保障内容更全面。

 

因此,并非所有人都靠“30泰铢”看病,也并非所有病都能靠这张卡撑下去。

 

财政压力山大,医院频频“喊穷”

 

尽管制度初心良善,但财政现实却非常严峻。早在2023年,泰国政府就拖欠了超110亿泰铢的医保预算,许多医院爆出:工资发不出、药物断供、设备老旧无人修。

 

2024年更是雪上加霜。新政策“全国自由就医”推出后,病人可以跨区就诊,进一步推高医疗支出。医保成本一下子飙升至45.6亿泰铢,而政府只拨款7400万泰铢,连零头都不够。财政赤字像滚雪球般压向全国医院,医疗系统陷入债务危机。

 

结语:别再羡慕了,“看病自由”也可能是纸老虎

 

在中文社交网络上,30泰铢医保被包装成“现代医疗奇迹”,但现实是:财政入不敷出、医院苦不堪言、制度持续性被专家频频质疑。

 

不可否认,这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底层民众撑起了“活命线”,但免费医疗的代价,从来不只是国家买单那么简单。医疗是民生底线,更是财政硬指标。当一张“6块钱的医保卡”撬动的是数百亿泰铢的国库压力,谁都无法长期独撑。

 

所以说,对于中国网友来说,与其羡慕表面的看病自由,不如警惕制度背后那根即将绷断的财政弦。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