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外长萨尔6月30日表示,以色列对与黎巴嫩和叙利亚新政权建立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但明确排除从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撤出的可能性。以方为何提出愿意与黎巴嫩和叙利亚新政权关系正常化,但却拒绝撤出叙利亚西南部的戈兰高地呢?以色列外长的此番表态传递了哪些信息?来看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的分析。
以方开始考虑政治解决同叙黎之间的问题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以色列外长表态称,对与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建交持开放态度,这显示经过一年多冲突后,以方正考虑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与黎巴嫩和叙利亚之间的问题。
以色列不愿意做出妥协 建交难度较大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以色列方面的表态显示,其尚未就与叙利亚、黎巴嫩建交作出最终政治决断,短期内建交困难。究其根源,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核心矛盾在于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长期占领巴勒斯坦领土、阻挠其建国。若该问题不解决,叙利亚、黎巴嫩境内反以势力将持续存在。而以色列提出的建交前提是黎叙政府需保障其安全,即要求两国以军事手段镇压境内反以力量,这对黎叙政府而言难以实现。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对叙利亚而言,以色列不仅长期占领戈兰高地,在过去一年还占领了叙利亚更多领土。以色列目前明确提出,即便建交,以方也会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在这种情况下,叙利亚境内的反以势力难以根除,叙政府也难以压制国内的反以情绪与力量。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在黎巴嫩,只要巴勒斯坦问题没有解决,只要以色列还占领着黎巴嫩的领土,那么,真主党在黎巴嫩境内就具备一定的合法性与支持者。如此一来,黎巴嫩政府也不可能公开镇压真主党。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事实上,自去年11月黎以停火以来,黎巴嫩政府始终未公开镇压真主党。究其根本,以色列与黎叙建交的前提条件——结束对阿拉伯国家及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目前并不存在,这使得以色列提出的建交主张缺乏现实基础。